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定边县九曲长廊
场馆详情

九曲文化广场

游九曲,俗称转九曲,因灯阵曲折延绵,似黄河九曲而得名。是在特定或固定时间、地点、图形中进行观灯转游的民间娱乐活动,具有很高的雅趣和风味。据说游九曲还可消灾免难,永驻太平,会给人们带来吉利和平安。因此,游九曲活动历久不衰、深受民众喜爱和参与。

有关“游九曲”活动的记载早见于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春杨》中:“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说明从明代起就有了‘九曲灯’。而定边的游九曲具体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但从上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当时由县粮食局、税务局、工商局三家联合举办。后由于单位改制,经济的变化,先后又由定边的钻采公司等多家单位举办,直至2007年由县文化馆承办至今。

起初游九曲是用向日葵杆子或竹杆栽围墙,后考虑到安全因素演变为铁杆。彩门由原来的简单变成现在的牌楼式。

游九曲首先选一块平坦的空地或广场,必须按照阵图布设灯点。布设时,先要按照阵图画出线条,而后按照灯点挖坑栽杆,杆高约五、六尺,以挂灯方便为宜,过去栽木杆,现在用钢管代替,等距离四至六尺,排成纵横十九排方阵图。然后用绳子或照明线将灯杆需要拦挡的地方连接起来,左边进口叫喜门,右边出口叫财门,形成只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的通道走廊,围成九个回环的城子,以序相互通达。而每个方阵又自为一体,形成“九宫连环”的方阵,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其中充满奥秘。每个杆子上面挂一灯笼,灯笼内用蜡烛或灯泡)。灯笼上有时还贴上民间剪纸加以装饰,增加美感,使“灯城”变成五彩缤纷的灯环,在夜幕下显得典雅古朴,古色古香,整个“灯城”悬挂三百六十五盏灯,层层叠叠,光彩耀人。

游九曲入口一般设在南边,由吹手鼓乐队带头从财门进入阵内,秧歌、祈福者随后。沿四周通道绕至西南角,然后开始转第一曲,进入东方门;然后转向西北角转第二曲,进入南方门;到东北角转第三曲,进入西方门;到东南角转第四曲,进入北方门;绕完四角即从南边反折,然后转第五曲,进入中方门;转第六曲进入太宫门;转第七曲,进入月宫门;转第八曲进入罗侯门;最后进入中心第九曲(也叫尾曲)转计都门;转完后从喜门出阵,完成转九曲。传统的元宵夜(春龙节夜)若能偷得一盏红灯,来年必得贵子,如若偷得一盏绿灯,则能生千金。但来年必须向送灯两盏,以示还愿。虽然这些习俗很难解释清楚有无科学道理,但却反映了人民群众希望得到幸福平安,延年益寿的良好心愿,从客观上起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定边游九曲从每年正月十四开始至正月十六举办,场面宏大,气势宏伟,近十万人参于活动,远看彩门好似一幢高大的石牌楼,近看曲内好似一片灯的海洋。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场馆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定边街道定边生态文化(九曲)广场
   收费信息: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