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寻根问祖到西乡

2025-08-21 08:39:13 23

321996729c23f04fbd164b34c08a7aa4.jpg.jpg

汪浩先生一行在西乡县博物馆合影留念

87,立秋日,西乡大地仍然不减暑热。和这天气一样“热”的,还有来自山东德州乐陵的汪浩先生激动澎湃的心。

从汪先生第一次在西乡县政府网站上,见到陕西载言律师事务所梁伟律师发现古碑,揭示一段县志上未记载的往事,到期间断断续续与梁伟取得联系,再到今天在县博物馆会面,已整整过去9年时间了。

原来,2000年北大街拆迁改造,拆除关帝庙时,挖出一通古碑,由梁伟收藏保管于原址附近。出于好奇,他清洗干净泥污,仔细辨认,并抄录原文。初步辨识,是一通清道光廿四年(1844年)西乡县重修关帝庙(曾为西乡县公安局城内街派出所办公处)的记事碑。碑文撰写者是时任知县山东乐陵人汪荆川。查西乡县志,并未有汪姓知县的资料。201312月,该碑交由县文物主管部门妥为保管。

1e5feddcf5ae91f2a59aa7f9a196cce1.jpg.jpg


770461cd5c1a2e38b15232ad3303af14.jpg.jpg


79563865939f9ccad7befeda64e185e4.jpg.jpg

碑刻及梁伟抄录的碑文

西乡县内媒体发布了这条消息后,牵动着山东德州市乐陵人汪浩先生的心。近年来,汪先生正循着家族变迁史,赴各地就一些可靠线索寻根问祖。

他因此关注起这位叫汪荆川的先辈,并根据家族族谱记载,认为他就是汪荆川的六世孙。

汪荆川在陕为官,辗转多地,从商洛进入西乡,短暂停留两年不到,又先后前往宁陕、长武、高陵等地任职,后官至陕甘乡试同考官,七十三岁故去,归葬乐陵。

汪浩根据资料记载,回顾了汪荆川辛苦辗转,为官西乡等地的往事:

“那时候我的先辈从乐陵到西乡任职,要走一个多月时间,拖家带口的很不容易。”

“汪前辈很辛苦,相继娶了九任夫人,都是前妻亡故后续弦的。”

“那时候生活真的苦,兵灾匪患,干旱蝗灾,官民生存都很艰难。”

明、清以来,西乡历史上的知县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出现过像明初主持修建金洋堰的知县河南汝宁人邱俊、康熙年间组织射杀老虎、招徕移民、发展文教的知县上海松江人王穆、道光年间主持修建南河堤的安徽黟县人胡廷瑞等勤政为民的官员。

汪荆川撰写的碑文,记录了其在任时,组织重修关帝庙,寄寓保一方平安美好愿景的往事。还特别提到明朝时,张飞显神力,助官军击退来犯之敌的往事。

汪浩先生得知这位先祖撰写的石碑得到妥善保管后,很是欣慰。他希望两地能因此保持友好往来。


附录

帝廟碑记

洋川治内,樓北,舊有關帝廟。癸卯夏,首事人等,议重。廼倡捐俸钱,並勸邑醵金,共得四百有奇

經始於七月下浣,越嘉平既望,工竣。拜殿三楹廣袤,廊若干尺,且增高焉。正殿(塑)金身及侍像,馬、門、垣栅,皆焕然改觀。

甲辰四月朔,将欲歌以告成,首事等乞余,言记石,余囙進而告之曰:帝君为夏臣龙逢後,忠貞之子孫,必複其始,當炎漢之季,扶持正統,討魏伐吴,欲舉三分而統一,厥志未竟,其剛直不可磨滅之氣,常流行於宇宙。每值羣猖肆,默佑盪平,如滑邑、張逆諸兵務,尤其近而□微者。上自京師,下及省會、府郡、州縣,莫不建立祠宇,春秋致祭,此固非西鄉所得而專有也。然蘇文忠有云:神之在天下,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帝君聲靈烜赫村堡愚夫婦繪像鑄金,致诚致往往感應如響而況一邑之大,合四十八地紳士商民,土木其衣冠,馨香其爼豆,敬以事之,有不蒙嘉眖於無窮者哉!

且西邑爲巴蜀咽喉,重曡嶂,幽箐深林,時有賊匪出没其间。顺治戊子,川寇楊三率數萬衆肆擾,旋即潰散,新兵之變,洋五郎皆失守,惟兹撃柝,相聞安恙,或亦冥中有以保全之,則謂西邑得專有此廟可也。吾聞之,古者先成民而致力神,此年以来,年丰穀,雨賜时,是舉也,神其享之矣。抑又考之,桓侯在时封中王,食采西,邑之城池,侯實創立焉!明正德間,流寇猖亂,勢逼邑城,巡撫藍公璋觀軍至,夣金甲神人扶剱助陣,遂獲勝算,事定,题请褒封,并立邑之西郊,歲以八月祀焉。至替,蓋生前湯沐之區,魂魄常聚,其理固可信也。吾想桃園之誼,千年如一日,帝君其眷戀兹土乎。

知西鄉縣事 山左鬲津汪荆川謹撰

邑弟子碧潤沐手敬書

道光二十四年歲次甲辰四月穀旦

组稿:西乡县博物馆,感谢梁伟律师提供帮助。

来源:西乡文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