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馆员荐读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探索信仰与人性,叩问灵魂真谛(第22期)

2025-07-13 11:26:21 35

馆员荐读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探索信仰与人性,叩问灵魂真谛(第22期)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馆员荐读。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世界,感受法朗士的《泰绮思》与安德烈·纪德的《窄门》中关于信仰、欲望与人性矛盾的探讨。这两部作品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对灵魂与道德的叩问,无论你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哲学思考者,都能从中获得思想的启迪与情感的共鸣。

 

1.《泰绮思》

【书籍信息】

书名:《泰绮思》

作者:阿纳托尔·法朗士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565.4 22

馆藏位置:阎良区图书馆二楼

 

【作者简介】

阿纳托尔·法朗士(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出生于巴黎一个书商家庭,自幼博览群书,文风以讽刺与哲思见长。法朗士的作品常以历史题材为载体,探讨宗教、道德与社会的虚伪性。其代表作包括《诸神渴了》《企鹅岛》《波纳尔之罪》《在白石上》《天使的反叛》《当代史话》等。

【内容概述】

《泰绮思》以古埃及亚历山大城为背景,讲述了苦修僧法非愚斯为拯救女优泰绮思的灵魂,深入俗世引导她皈依基督教的故事。然而,在这场看似崇高的救赎中,法非愚斯逐渐被泰绮思的美貌与世俗欲望所动摇,最终陷入信仰与情欲的激烈冲突。而泰绮思在皈依后虽获得精神解脱,却因禁欲主义的摧残早早离世。

【推荐理由】

小说以充满张力的叙事,揭露了宗教狂热对人性的压抑,并辛辣讽刺了道德伪善。法朗士通过法非愚斯的堕落与泰绮思的悲剧,叩问信仰的本质:真正的救赎是源于内心的自由,还是外在的教条束缚?这部作品不仅是宗教寓言,更是一面照见人性复杂与时代困境的明镜。

2.《窄门》

【书籍信息】

书名:窄门

作者:安德烈·纪德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565.45 24

馆藏位置:阎良区图书馆二楼

 

【作者简介】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思想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作品以探索道德、信仰与个人自由为核心,20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代表作包括《背德者》《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其文字充满内省与矛盾,深刻影响了萨特、加缪等作家。

 【内容概述】

《窄门》以书信与日记交织的形式,讲述了少女阿丽莎与表弟杰罗姆之间纯洁却痛苦的爱情。阿丽莎虔诚信仰上帝,认为世俗之爱会阻碍灵魂通往窄门(象征通往救赎或神圣境界的狭窄入口),因此不断压抑情感,甚至主动疏远杰罗姆,以追求神圣的完美。然而,这种极端的禁欲主义最终导致她身心俱疲,在孤独中郁郁而终。

推荐理由

纪德以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了宗教理想与人性欲望的撕裂。阿丽莎的悲剧不仅是对教条式信仰的控诉,更映射出个体在追求超越性价值时的精神困境。书中那句因为抱着与你重逢的期待,在我最险峻的山路上,我也昂首向前,成为爱情与信仰交织的永恒绝唱。深刻地表达了阿莉莎在信仰与爱情之间的挣扎与坚守。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部能够触动心灵、引发深思的佳作。

【结语】

《泰绮思》与《窄门》,如同两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信仰的光辉与阴影,追问人性的真实与自由。它们以文学的力量,邀请读者直面内心的矛盾,在挣扎与觉醒中寻找生命的答案。若你渴望在经典中触摸思想的深度,不妨走进阎良区图书馆,浏览借阅这两部作品!

来源:阎良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