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勉图百科 | 跟着课文游中国(6):唐风晋韵 锦绣太原

2025-07-21 06:53:18 188

唐风晋韵    

    锦绣太原

·山西 太原·

跟着课文游中国


这里是古老的并州

传奇的龙城

承载着千年的风云变幻

在华夏版图上

璀璨夺目

这里是——锦绣太原城


课文欣赏




01·课文欣赏


《晋祠》(节选)

作者:梁衡

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

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


注: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册,作者为梁衡。

02·关于作者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他的作品以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著称,其散文别具一格,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他擅长从平凡事物中挖掘深刻内涵,以细腻笔触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晋祠》便是其经典之作,将晋祠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城市名片




01·城市关键词


别称:并州、龙城

美誉:锦绣太原城;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中国醋都

位置: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

名人:狄仁杰、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白居易……

景点:晋祠、蒙山大佛、太原古县城、双塔寺、汾河景区、天龙山石窟……

美食:清徐葡萄、头脑、过油肉、古寨豆腐、羊杂割、荞面灌肠、太谷饼……

02·城市简介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简称 “并(bīng)”,是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它有着 “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 的重要战略地位,自古就是北方军事、商业重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游在太原




太原的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每一处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展示着独特的魅力。历史古迹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散发着古朴庄重的气息;自然风光则以其壮丽秀美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约二十五公里的悬瓮山下,为纪念晋国开国者唐叔虞而建。历经多个朝代重建扩建,形成北方祠庙特色古典园林,有宋、元、明、清等建筑文物,是集祠祀建筑、园林、雕塑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有 “三绝”“三宝”“三匾”,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汾河景区

汾河是三晋母亲河,已变身 “天然氧吧” 和鸟类天堂。汾河景区成为集休闲、旅游、健身、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景观长廊,是展现文明和谐自然之美、大气灵动现代之美、古今交融人文之美的城市生态带、景观带、文化带。

太原森林公园

太原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园内栽植10万多株树木,以高大针阔叶林为主体,还有386亩人工湖。建有植物景园、狩猎场、百鸟园等,还有国际标准九洞灯光高尔夫球场,是市民休闲娱乐和自然教育的好去处。

太原植物园

太原植物园有植物品种3000余种、药茶植物资源50余种。其中集中收集了翅果油树、文冠果、南方红豆杉、丽豆、太行菊、山白树、太行花等60余种山西省珍稀濒危植物,是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食在太原




太原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每一道美食都蕴含着太原人的热情与智慧,让人回味无穷。

清徐葡萄

清徐葡萄是山西清徐县特产,种植历史悠久。这里地理环境优越,所产葡萄品质优良,品种丰富,有龙眼、玫瑰香、黑鸡心等。清徐葡萄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皮薄肉厚,汁多味甜,既可鲜食,也可用于酿酒、制葡萄干等,是清徐县的特色农产品和重要经济作物。

古寨豆腐

古寨豆腐产自太原晋源区古寨村,以优质大豆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水质优良,点卤精准。其豆腐质地细腻,口感嫩滑,豆香浓郁,无论是煎、炒、烹、炸,还是做汤、凉拌,都能保持独特的风味,在太原地区久负盛名,是当地餐桌上的常见美食。

山西老陈醋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已有3000多年历史,以高粱为主料,经蒸、酵、熏、淋、晒等多道工序酿造而成。其色泽棕红,口感醇厚,酸味柔和,回味绵长,具有独特的醋香,不仅是调味佳品,还具有开胃消食、解腻去腥、美容养颜等多种功效,是山西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荞面灌肠

荞面灌肠是山西特色小吃,多以荞面为原料,加水和成糊状,上笼蒸制而成。成品呈灰白色,口感筋道,既可凉拌,加入黄瓜丝、胡萝卜丝、辣椒油、蒜泥等调料,清爽可口;也可热炒,搭配豆芽、白菜等蔬菜,香味浓郁,是深受当地人喜爱的美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太原,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城市,正以其深厚底蕴和蓬勃活力,向着未来大步迈进。

在时光的雕琢下,它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内容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太原市人民政府、太原市晋源区人民政府。

本文用于公益宣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完 —


编辑:李   煊

审核:房红梅


全民阅读     书香勉县     ▼





来源:勉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