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节目
以“千年寻色”为题
对陕西秦始皇陵博物院
文物保护修复团队和成果
进行了专题报道
引发新一轮“秦兵马俑”话题热潮


在博物院彩绘文物修复室
一件原碎成100多块的秦军吏俑
经过三年修复
重现出两千多年前的模样
当尘封的陶土重见天日
世人总记得秦俑
斑驳灰褐“灰头土脸”的印象
却不知每一尊秦俑都曾身披大秦风华
图源/西安文旅
发掘的考古学家们都说俑上有彩绘
朱色战袍、石青甲胄……
那些东方最早的色彩美学
彩绘跪射俑 图源/国家文物局
两千年前,大秦工匠
将万千将士披甲执锐的英姿绘上陶土
他们原来都是彩俑啊!
随后这些陶俑在地下
经历了火灾、塌陷和洪水等多重破坏
出土后,环境湿度剧烈变化
斑斓华彩进一步损失
只留下世人熟悉的灰褐身影
图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如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
文保团队正以耐心和新技术
把历史的裂缝细细粘合


显微捕捉颜料残留的密码
以特制凝胶抢救起翘的彩绘碎片
在恒温恒湿的呵护中冻结褪色的脚步
用显微回贴技术
捕捉散落在泥土中的彩绘粉末并复原
……
古法与新技术结合
让破碎归于完整
令褪色重绽光华
图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我们终于看清:
大秦的威严
从来不止于肃穆
那是祖先用最热烈的色彩
写给世界的战阵诗篇
真彩秦俑展 图源/国家文物局
那些碎片
拼出的不仅是陶俑的轮廓
更是华夏文明未曾断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