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半落春衫薄 麦浪轻翻柳线长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花信为: 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一候桐花:桐花盛开于三至四月,恰逢清明前后,洁白如雪,绽放于南方春日。它不仅展现自然之美,更寓意希望与新生。
二候麦花:麦花盛开于四至五月,花朵细小,黄绿色无艳丽花瓣,虽不起眼,却标志着小麦孕育籽粒的关键阶段,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希望与丰收,以朴素之美诠释“生命的力量常蕴于平凡之中”。 三候柳花:柳花盛开于早春二至四月,花朵极小,呈黄绿色,无花瓣。虽不艳丽,却以轻盈之姿伴随新叶初展,为春日增添“杨柳依依”的诗意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