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员荐读 |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麦家《暗算》(第15期)
馆员荐读第15期来啦!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麦家的《暗算》。
《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
【书籍信息】
书名:《暗算》
作者:麦家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56 134
馆藏位置:阎良区图书馆一楼
【作者简介】
麦家,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1986年开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等。2008年,《暗算》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4年,继鲁迅、钱锺书和张爱玲作品之后,《解密》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陆续在四十多个国家出版,受到BBC电台、《纽约时 报》、《卫报》、《华尔街日报》等超过四十家主流媒体的推荐,被《经济学人》选入“2014年度全球十大小说”。
【内容概述】
在《暗算》故事中,存在一个特别单位“701”,它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这个单位下有三个特别的业务部门:侦听局、破译局和行动局。这些业务部门中不乏能人异士,这本书就讲述了与701紧密相连的几个人物,以及他们背后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
瞎子阿炳本是陆家堰村的一个普通人,他生活中最大的波澜是一次次被人考验特异的听力,最担心的事情是母亲做饭的柴火。可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被带到了侦听局,开始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众多的电台中仅凭听力找出敌方军事系统电台。他完成了任务,娶了妻子,最终却自杀而亡。无论是陆家堰村的阿炳还是被当做英雄的阿炳,都一样的拥有一个偏执的灵魂。
黄依依拥有极高的数学天赋,但同时她也桀骜不驯、自由不羁,这就注定了她与701格格不入。然而,她还是来到了破译局。在密码的世界中,她是个天才,也是个疯子。她为了破译密码将自己关起来,放下了个人欲望,从不情愿到将其看作是个人理想,真正的成为了一个自己口中的爱国知识分子。对于破译局来说她是天使,但同时也是“一个有问题的天使”,她曾和多人发生感情纠纷,最终也死于感情纠葛。
陈二湖曾和黄依依参与过同一个破译项目。但在此之前,他有更多值得被铭记的贡献。但作者在讲述老陈的故事时并没有正面描写他的贡献,而是从他的徒弟、儿女的信件中着重凸显他的晚年生活。他退休后,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安享晚年,因为他的一生都在那堵红墙里面。后来破译局为了防止他发病,把他带回并安排了一个没有必要破译的密码任务。最终也正是这个任务让他失去生命。
这些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靠的是智慧与意志的较量。黄依依在破解密码的同时,也在破解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密码;阿炳在监听敌台的过程中,也在倾听着自己内心的声音;陈二湖则将破译密码的工作当做自己生命的全部。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信仰,也让我们看到了在隐秘战线上,人性的光辉与悲剧交织。在701的红墙之内,他们或许被历史遗忘,但他们曾经的付出与牺牲,却永远镌刻在国家的隐秘记忆中。
最后,欢迎各位读者前来图书馆浏览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