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馆员荐读 |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李佩甫《生命册》(第10期)

2025-08-26 11:19:57 367

馆员荐读 |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李佩甫《生命册》(第10期)

 

馆员荐读第10期来啦!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李佩甫的《生命册》。

《生命册》的主题是时代与人,在从传统乡土到现代都市的巨大跨越中,李佩甫深切地关注着那些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们。他怀着经典现实主义的雄心和志向,确信从人的性格和命运中可以洞见社会意识的深层结构。《生命册》以沉雄老道的笔力塑造着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快与慢、得与失、故土与他乡、物质与精神、灵魂的质地在剧烈的颠簸中接受缜密的测试和考验,他们身上的尖锐矛盾所具有的过渡性的特征,与社会生活的转型形成了具体而迫切的呼应。《生命册》正如李佩甫所深爱的大平原,宽阔深厚的土地上诚恳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

 

【书籍信息】

书名:《生命册》

作者:李佩甫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索书号:I247.57 7

馆藏位置:阎良区图书馆一楼

 

【作者简介】

李佩甫,1953年生,河南许昌人。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等。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羊的门》《城的灯》《城市白皮书》《等等灵魂》,中篇小说《黑蜻蜓》《村魂》《田园》等。

 

 

【内容概述】

出走和回归,对于每个心怀故乡的人来说,大概都是需要终身探索的命题。作者出身于平原大地,他说“平原是我的精神家园,也是我的写作领地”。这种源于家园的写作投射在这本书中,是作者笔下的村庄和村民,是主人公吴志鹏在城市与乡村间的游离。

无梁村的虫嫂为了养活全家人而偷窃、捡垃圾,最终年老,孩子不愿照看孤独死去。梅村因为长得漂亮被众多人追求,却一次又一次遇人不淑,掉进生活的黑渊。杜秋月因“生活作风”问题被下放到无梁村,文人的清高被消磨,在平反的年代中学会了送礼、撒谎,和寡妇刘玉翠结婚离婚又复婚,最终中风倒下。而刘玉翠这个杜秋月看不上的女人,在城市中扎了根成了老板,并承担起照顾他后半辈子的任务。骆驼和吴志鹏一样,走出了村庄,成为身家过亿的大老板,却在一次次“抢”时间中,丢掉了原则,患上了抑郁症,最终跳楼而亡。春才,无梁村的美男子,却内向无比,对性有着强烈的禁忌和羞耻感,后来用编席的篾刀割下了生殖器。从此编席的春才也改行成了做豆腐的春才。几十年后,春才依然做豆腐,却比不上镇上加了各种添加剂的豆腐。

吴志鹏是这些故事的讲述者,小名“丢儿”,和骆驼一起去北京挣了钱,但因志向不同和骆驼分道扬镳。后来发生了一场车祸,差点就此失去光明。关于他本人的故事不多,我们只知道他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和梅村有过一段有始无终的感情,一直在老姑夫的来信下帮助着村里的村民。贯穿全书的人是无梁村的支书,被吴志鹏称做老姑父的人,他的故事我们同样所知甚少,但透过零星的描述,我们能看到一个正直善良、有原则、有魄力的村支书。打给村民的白条,在村民遇到难题时挺身而出,相比于主人公,村支书更像是链接了全书人物关系的核心。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可恨可怜的母亲,有被围剿的貌美女性,有青春躁动的青年,有坚持底线的创业者,有迷失方向的创业者,有游离于故乡和他乡的成年人......他们或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求存,或在时代的浪潮里迷失自我,或在道德的天平上艰难抉择。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

最后,欢迎各位读者前来图书馆浏览借阅,走进这幅具有哲理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

 

 

 

来源:阎良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