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
开封,这座承载着四千余年历史的华夏名城,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它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历朝古都的辉煌让它声名远扬。
《汴州留别韩愈》
唐·孟郊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
汴州即为现在的河南开封,此诗创作于开封。
赏析:
本诗开篇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以对汴河浊水的态度,暗喻身处之地并非所愿,透出无奈之感。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借水的流淌意象,似在诉说漂泊的思绪与对归处的渴望。
诗中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如实描绘出漂泊生涯的艰辛与困窘。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将自身孤独与春花凋落相映衬,更添落寞。
结尾处借汴水、野桑表意,强调对友情的珍视,尽显真挚,全诗情寓景中,韵味悠长。
作者: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生于大唐盛世的天宝十年(751年)。其诗风冷峻、险怪、阴郁,作诗精雕细琢,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又因与韩愈诗风相近,常被人以“韩孟”并举,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其诗作多以亲身经历为蓝本,抒发内心的愤懑、穷苦与对人间真情的珍视,为后世留下诸多不朽诗篇。
开封,在这座充满古韵的城市里,人们传承着古老的习俗,让这座城市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在这里,传统节庆热闹非凡,龙亭湖畔菊花飘香,夜市灯火辉煌,人们在岁月的流转中坚守着那份对生活的热爱。
清明上河园 这座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打造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重现了千年前的东京盛景。虹桥横跨汴河,桥上人来人往,桥下舟楫穿梭,两岸店铺林立,叫卖声、吆喝声交织成一曲生动的市井乐章。漫步其中,可见身着古装的艺人表演喷火、杂耍,还有“王员外招亲”等实景剧,让人沉浸式感受北宋风情,沉醉不知归路。 汴京一梦,梦回千年,游客仿佛走进了张择端的名画里,这幅画的笔墨,落在了市井。
开封府
北宋时期的天下首府,威名赫赫。府衙建筑气势恢宏,布局规整,依照北宋《营造法式》而建。府门、仪门、正厅依次排列,庄严肃穆。
在这里,每日上演的“开衙仪式”“包公断案”等表演,生动再现了包拯等清官廉吏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的故事。游客还能参观府衙文化区、包拯传说文化区等九大展区,深入了解开封府的历史底蕴与廉政文化,领略人间正气。
包公祠
包公祠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展现包公生平及廉政文化。包公祠位于包公湖西畔,始建于金、元,1984年重建,是仿宋风格古典建筑群。
八朝古都,多少帝王将相似云烟过眼,唯有包公一轮明月映千年。包公与182任开封府尹共同提名于石碑,唯有包公名下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指痕,那是人们将万万千千的敬仰,都写在了石上。
龙亭
龙亭非亭,而是一座高踞在台基之上的殿堂。在五代和宋金为皇宫所在地,清朝时建“万寿宫”,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朝贺遥拜,故谓“龙亭”。龙亭之上,极目远眺,半个开封城尽收眼底。待到金秋菊盛,便见“满城尽带黄金甲”,盛景不负登高人。
开封饮食,兼具北方的豪爽与南方的精细,底蕴深厚,夜市文化更是一绝。华灯初上,夜市烟火升腾,各类美食香气四溢,勾动着食客的心弦。
开封灌汤包 这道百年名点堪称“天下第一包”。开封灌汤包,出笼晶莹剔透,“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先开窗喝汤,再尝馅,汤汁鲜美,肉馅软嫩,皮儿筋道,一口下去,唇齿留香。
黄焖鱼
开封黄焖鱼是一道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它选用新鲜小鱼为主料,经炸制后,佐以葱、姜、蒜等多种调料焖煮而成。成菜色泽诱人,鱼肉鲜嫩,汤汁浓郁醇厚,味道鲜香,透着淡淡的香料气息。吃时连汤带鱼,滋味十足,在开封的小吃摊、餐馆中颇受欢迎,承载着古城的饮食文化韵味。
羊肉炕馍
羊肉炕馍是开封一道极具特色的美食。用薄薄白面饼裹羊肉末与特制调料,羊油炕制。烙饼时火候关键,小火慢炕,面饼才筋道有嚼头,羊肉末被炕得焦香四溢,孜然等调料提香,趁热吃,面饼焦香与羊肉鲜嫩完美融合,咬上一口,满满幸福感,那浓郁的羊肉香,让人欲罢不能。
炒凉粉
以红薯或绿豆淀粉制成凉粉,切块下锅,佐以本地特色的西瓜黄豆酱、葱姜蒜等爆炒。凉粉在锅中翻滚,受热均匀,炒至热香鲜嫩,焦而不糊。出锅时色泽诱人,晶莹剔透,入口爽滑,豆酱咸香浓郁,带着微微辣味,站在摊边趁热吃,感受那股锅气,若夹在热烧饼里,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开封 沿着孟郊的诗韵,漫步开封,领略这座古城的古韵今风。诗词中的离情别绪,化作现实里的繁华盛景;历史的厚重深沉,滋养出独特的风土人情。开封,恰似一部常读常新的古籍,每一次翻开都有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