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黄河岸边过大年】舌尖上的年味与文化

2025-09-12 06:58:46 561
图片


01.

图片

吉祥寓意的年味


年夜饭,是春节饮食习俗的重头戏,象征着家庭的团圆与和谐。这一天,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想方设法回到家中,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这顿意义非凡的晚餐。餐桌上,菜肴丰盛,琳琅满目,每一道菜都蕴含着吉祥的寓意。



年年有余的鱼宴


鱼,是年夜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象征着生活富足有余。


团圆美满的饺子


如果说鱼是年夜饭的“硬菜”,那么饺子则是春节餐桌上的“灵魂”。饺子的形状似古代的元宝,寓意着财富与好运。更重要的是,包饺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象征。饺子里还会包入花生、红枣、硬币等小物件,吃到这些“特殊”饺子的家人,将在新的一年里拥有特别的好运。


甜蜜软糯的年糕


年糕是春节期间的另一道传统美食,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生活和事业一年比一年好。无论是北方的甜年糕,还是南方的咸年糕,都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在春节期间,年糕常常被用来招待亲朋好友,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生活的甜蜜。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图片

尝不完的地域风味


春节期间,中国各地的食俗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多样性。这些地域特色鲜明的食俗,不仅满足了味蕾的需求,也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与文化的传承。



腊味:南方的风味


在广东、四川、湖南等地,春节期间有吃腊味的习俗。腊味包括腊肉、腊肠、腊鱼等,是将肉类用盐、酱油、香料等腌制后,再经过晾晒、烟熏等工艺制成的。腊味色美味香,风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


汤圆:四川的团圆


在四川地区,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汤圆,这天的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得元宝”,寓意团圆、圆满。


生菜:广东的财源


广东人过年要吃生菜,生菜与生财谐音,寓意来年兴旺发财。


糍粑:湘西与客家的年俗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地区,有“二十八,打粑粑”的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以此来迎接新年的到来。糍粑在土家族文化中象征着丰收、团圆和幸福。客家人过节也有吃糍粑的习惯,他们将糍粑切成小块,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外酥里糯,香甜可口,寓意着团团圆圆,生活美满。


粽子:广西壮族的年粽


广西壮族人过年有吃年粽的习俗。年粽与端午节的粽子不同,它更大、更结实,馅料也更为丰富。此外,壮族人制作年粽的过程也充满了传统和仪式感。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广西人民的传统文化和饮食习惯,也寄托了大家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

春节食俗也在不断地创新与融合,

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团聚的年夜饭桌上,

在享受美味的同时,

也来一起深入了解那些

独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图片

   图片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是一部传承200多年的美食“畅销书”;备受鲁迅、汪曾祺、梁实秋等文学大师推崇;堪称厨者之宝典、资深美食家的品鉴指南。


本书是清代袁牧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详细记述了我国14世纪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和名茶美酒,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共十四单,外加一序。举凡菜点的选料、加工、切配、烹调及对菜点的色、香、味、形、器、序都做了精辟的论述。


本书为全本全注全译本,文白对照,名家详解,雅致文化、实用操作、趣味知识融会贯通,既是饮食文化研究者的必备书,也可作为重塑生活格调的普及读物。



图片

图片

《寻味中国》

味道,是食物给予我们的味觉体验,而这种美妙的触感又能够带给我们心情的愉悦。都说,食物是有治愈功能的。能时刻感受到各种味道交融在自己的感官中,想不高兴都难。而酸甜苦辣咸,是食物具有的所有味道。在品尝这些美味的同时,我们更应深入解读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


《寻味中国》完全从文化的角度去写美食,能从中解读出许多有内涵的东西。食物的创造性和人类的创新性,不断刷新着食物的味道,也蕴含着各个地方的文化底蕴,解读这些味道,也正是解读这些文化。不仅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更要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是一部既有食感又有文感的作品。



图片
图片


《古人吃饭那些事儿》

本书是一部深入解读古人饮食生活的图书,以生动有趣的文字介绍了中国“吃文化”。


书中按朝代划分为八章,从先秦到清朝,系统介绍了中国“吃文化”的发展、历史渊源、独有风味的名吃等,折射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形态与时代风貌。每章除了分写本朝代的饮食原料、饮食文化之外,还根据各朝代的情况,重点介绍饮食特色。如汉代豆腐的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包子馒头的出现,宋朝从两餐变为三餐,明朝“食不厌精”的精致饮食观等等。通过介绍“吃”这件事,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更清晰地呈现给读者。



图片


图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当当2022年文化畅销榜TOP5图书之一,是由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也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重要、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同时还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全新文化研究成果。书中文字深入浅出,新意连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图片
图片


《中国文化全知道》

这是一本浓缩中国文化精粹的图文书,在这里你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常识。


全书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涉及古代政治、民间风俗、吃穿住行、结婚嫁娶、天文科技、人物传奇、名词杂谈等部分内容,既是一本丰富知识储备的智慧宝典,又是一本娱乐休闲的怡情图书。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享有原创性或已获得合法授权,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转载之文中观点立场,属原作者或文章来源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本号转载信息仅为阅读、传递文化、信息参考之用,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华阴市图书馆主要面向读者提供互动类功能:图书查询、借阅信息查询、书刊续借、预约委托查询、图书推荐、证件挂失、投票统计;提醒类信息主动推送功能:借书还书成功通知、图书到期提醒通知、预约图书到馆通知超期催还通知;信息发布功能:通知、讲座等发放及查询公众号
赞赏二维码


来源:华阴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