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杜妙玲
诵读内容: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辛亥革命爆发。九月初一(10 月 22 日),陕西的革命党人依靠新军和会党的力量,在西安起义,很快占领西安,并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下简称陕西军政府)。西安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到华州,以哥老会为主的华州会党立即在西关温家巷北门外的杜家坟聚会,密谋起义。会党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团体,积极参加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九月初六(10 月 27 日)晚,华州会党数百人发动起义,冲入州城,闯进州衙,打开监狱,释放囚犯,直抵州署大堂,逼知州杨宜瀚交出印绶,一举推翻了清朝在华州的统治。杨宜瀚字吟海,四川人,当年才来华州,此前曾任兴平知县、商州知州,其实他是一个不错的官员,喜好新学,曾支持杨松轩办新学,与杨松轩的私人关系也很好。但他“忠君报国”思想浓厚,痛骂起义的会党,并激昂地说:“战无械,守无兵,我不能面对华州百姓,只有一死而已!”会众将他带到甘露寺(在今莲花寺镇龙潭村)。三天后,杨宜瀚自缢身亡。
会党华州起义,为革命建立了功勋。但会党由破产农民及无业游民组成,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和较强的破坏性,只是坚决反清,并无明确的政治目标。因此,他们占了华州城后,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起义当晚,他们就焚烧了州署大堂、知州正宅五间厅,一时火光冲天,加上谣言四起,城郊百姓大为惊慌,人们纷纷逃往南山躲避。还有部分会众视新学为“洋学”,涌入杨松轩等创办的教育会小学(咸林中学前身),砸门窗,毁桌凳,抢掠公私财物,还要杀害杨松轩,杨松轩因不在学校而幸免于难。会众们还在州衙、州城抢劫,曾任差役的张兴抢得许多财物回家,于途中被气愤的民众格杀。困坐州城的会党无粮无饷,就扬言要出城抢掠。为了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华州士绅乔裕亭与杨松轩等人出面会商,公推城东西寨村的高维昌(西安讲武堂肄业)冒险入城。高维昌入城后,向会党晓以大义,望其走上正轨,会众表示愿听高维昌指挥。华州士绅还向陕西军政府呈文,说“华州抢夺者为土匪,守城者为民团”,使会党可以因不受惩罚而安心。士绅们还筹钱,向起义会党每天发制钱二万缗,作为军需和粮饷,断绝他们抢劫的借口。士绅们还与会党共同成立了华州保卫公所,推袁祯(字佐卿)、顾熠山、赵舜臣等人主持保卫公所事务,维持社会治安,并向全州四乡发安民告示,安定人心。华州起义会党不久被陕西军政府改编为秦陇复汉军二标一营,高维昌任管带(营长)。他们参加了反击清军的东路与西路战役,高维昌于次年正月初六牺牲于咸阳。
西安起义胜利以后,清朝政府大为震惊,遂派大军从河南、甘肃两路合击,妄想一举扑灭陕西革命。陕西军政府为了粉碎清军的镇压图谋,在东、西两个战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东路主要是潼关攻守战,华州毗邻战场,受到很大影响。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2月12 日,清帝下诏“退位”,陕西的战事也接近尾声。2 月 18 日(正月初一),陕西革命军与占领潼关的北洋军等议和,北洋军等撤出潼关,东路战事结束,华州也归于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