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馆员诵读:《华州古今》第21期

2025-09-14 21:45:51 275

朗读者:杜妙玲

诵读内容: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和同盟会领导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华州很早就有人跟随孙中山、同盟会,在华州大地上撒下了革命的种子。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华州龙潭村(在今莲花寺镇)人杨叔吉(即杨鹤庆)于次年就在三原宏道学堂加入了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杨叔吉赴日本留学,又接受同盟会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的建议,再次履行了加入同盟会手续。他是陕西早期同盟会员中的积极分子,其长兄、咸林中学创办人杨松轩也接受了同盟会革命思想。于宣统二年(1910)前后,经革命党人郭希仁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咸林中学另一创办人顾熠山此前在三原宏道学堂学习,也深受同盟会的革命思想影响。杨松轩、顾熠山在华州从事教育工作期间,积极开展进步活动,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学生阅读同盟会的《民报》《新生丛报》等报刊。杨松轩在任州立高等小学堂校长期间,还聘请同明会员樊毓秀(字灵山、耀州人)到校任教,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华州薛家村(今属高塘镇拆头村)人薛骏(字麟伯),也在日本留学时加人同盟会,回国后,任华州劝学所(教育行政机关)负责人。他利用职务之便,在华州教育界中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宣统元年(1909)三月,华州知州褚成昌在州衙仪门外开讲坛,邀请革命党人王铭丹(字敬如,临潼人)宣讲西方民主制度和思想,虽没有明讲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但却有弦外之音在其中。宣统二年(1910)六月,华州设师范讲习所,同盟会陕西分会会长郭希仁(临潼人)路过华州,顾熠山、薛骏等人邀请他为学员讲话。辛亥革命爆发前,华州的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共和、推翻专制统治的革命思想,在不久后爆发的辛亥革命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华州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