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
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经过几千年的天灾人祸
而能够把古城完好保存下来的名城
则为数不多
中国最美古城
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等待着我们走进其中
亲身感受古老街巷中的独特魅力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 其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 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 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 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 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 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 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等建筑, 全都透着古城特色。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开始建设凤凰古城。
2004年底,古城入选湖南十大文化遗产。
古城内沈从文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古城被列入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之一
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4年7月,湖南凤凰古城遭遇暴雨袭击,景点关闭。
同年8月,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建设基本完成,
正式对外开放。
2024年,古城联合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
以凤凰古城旅游区的名义
入选第41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田家祠堂位于沱江北岸的老营哨街,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为时任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士田兴恕率族人捐资兴建。民国初,湘西镇守使、国民党中将田应诏(田兴恕之子)又斥巨资最后修建完工。这是一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筑群。有大门、正殿、戏台和20多间屋宇,并有天井、天池、回廊,还设有“五福”“六顺”两门。祠堂大门前有有六级用红砂条石砌成的扇形台阶。阶前,有一块较宽的空坪。大门左中右三间,中间大门呈八字形,两边次间均为青砖砌就,有石象一对,石鼓一双,极具气派。祠堂正殿系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构架,硬山顶,高、深、面阔都是20米,殿柱基石均为石鼓,猫拱背山墙,正殿门前砌青石台阶。田家祠堂的戏台为六角飞檐古建筑,歇山顶,饰如意斗拱,左右有次间,是演职员演出间歇休息的场所。 沈从文墓地所在地原名叫“杜母园”,系清代曾任钦差大臣、云贵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士田兴恕为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园。墓地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一块从墓穴后凿起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矗立,成为沈从文墓独特的标志。巨石高1.9米,重6吨多,前面临摹沈从文手迹,刻有沈老富有哲理的语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刻有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和沈从文侄女婿—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素教授镌刻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四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从文让人”。 吊脚楼群坐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