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馆员荐读 |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杨志军《雪山大地》(第3期)

2025-05-06 12:01:50 255

雪山始终以母性的伟大力量滋养着大地上的生灵。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杨志军,深情回望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书写着高海拔地区的时代巨变与草原牧人的精神心路。小说既有强烈的面对草原问题的忧患意识,更有在真实反映草原人民解决问题、建设新草原的文字里难掩的激情和乐观。诗性的语言形成独具个性的叙事风格,作品既真实呈现草原生活的严酷,又具盎然的诗意。


书籍信息

书名:《雪山大地》

作者:杨志军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索书号:I247.57 1532

馆藏位置:阎良区图书馆一楼




【作者简介】

图片

     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伏藏》《西藏的战争》《海底隧道》《潮退无声》《巴颜喀拉山的孩子》《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最后的农民工》《你是我的狂想曲》。



内容概述

图片

      雪山大地,藏族人最原始的自然崇拜,不仅接纳和眷顾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见证着这里的沧桑巨变。作者笔下的故事,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到现代,跨越了近六十年的时光,向我们走来。

     雪山大地是人心的天堂,雪白、神圣、庄严、辽阔,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所以在此生活的人精神也该是富足、饱满且自由的,这是人们对它的想象。然而,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一个不止于此的雪山大地,它神圣却也残酷,辽阔却近乎无边无际,常常让人迷失方向。它只是矗立在那里,不会主动关照你的生活,也不会主动滋养你的灵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不总是自由自由、无所拘束的。草原上的牧人也是要服管的人,白天太阳管,晚上星星管,冬天雪管,夏天雨管,出门狼管,放牧草管,温饱牛管,穿衣羊管。

     然而,真正复杂矛盾的并不是雪山草地,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这本书中,共讲述了三代草原建设者的故事,以爷爷角巴为代表的老一辈,以强巴、苗医生为核心的中坚一代,以才让、江洋、梅朵、洛洛、央金为代表的年轻一代。

      角巴德吉解放前是部落头人,解放后是公社主任,一个有着极高威望的草原原始居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草原发展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所思所想是藏区传统和新社会制度间交叉重叠的体现。

      强巴是一个汉族人,却生活成了一个藏族人的模样。在一次蹲点调查中,被塞毛以性命相救之后,就与沁多县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在沁多草原建设了第一所学校;在麻风病人生活聚集的生别离山建成了医疗所;在草场退化时致力于说服牧民接受现代化生活,控制牛羊数量,无果后另辟蹊径,建立了沁多贸易;草原沙化严重后,规划城市建设,开启了牧人的十年搬迁计划。这中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些做法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但无疑他是这片土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

      才让、江洋、梅朵、洛洛、央金是沁多小学培养的第一批学生,他们走出草原,走出省城,考上了大学,取得了体面的工作。但在面临繁华城市和原始草原的抉择中,都又选择回到了养育他们的草原,致力于沁多县的发展建设。

      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传承中,我们可以看到藏区生活的人们所特有的顽强生命力。草原的风景是诗意的,但生活是狭窄的,正是这无数人的接力,扩大了牧民生活的边界,助力他们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欢迎各位读者前来阎良区图书馆浏览借阅,感受作者笔下诗意而又残酷的草原生活,回望草原大地的时代巨变!

来源:阎良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