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健康科普 | 结核潜伏感染:隐匿的健康“潜伏者”

2025-09-15 23:14:50 412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而顽固的疾病,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印记。结核潜伏感染,更是结核病防控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什么是结核潜伏感染?

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很可能不发病,而成为结核潜伏感染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是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未发病,无活动性结核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和细菌学证据,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阳性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的一种特殊状态。

据估计,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处于结核病潜伏感染状态,这庞大的感染群体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各种因素引发结核病的爆发,对公共卫生构成潜在的巨大威胁。

潜伏感染者会传播结核病吗?

结核潜伏感染者没有结核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痰液中也没有结核菌,不具有传染性。


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变成结核病患者吗?

结核潜伏感染者大多数不会发病,而是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但是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结核菌就可能“苏醒”并开始大量繁殖,进而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一般结核潜伏感染者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约为5-10%。


预防性治疗的重要性?

预防性治疗的目的是降低结核潜伏感染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研究表明,对于潜伏性感染人群进行正确全程的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60-90%的发病风险,有效控制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怎样进行预防性治疗?

预防性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化学性药物预防,常用的预防性治疗药物主要有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等。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人群;二是免疫预防,对15-65岁人群可以采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来进行预防性治疗。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共同居住或接触频繁的家人、同事、同学等)是重点关注对象,另外,综合医疗机构也应对艾滋病患者、矽肺患者、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拟接受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的患者等高危人群开展结核病潜伏感染检测和预防性治疗。

来源:淄博疾控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