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镇2024年文化工作总结
一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旅局的关心指导下,镇文化站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以文艺繁荣为中心,努力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全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我镇文化事业呈现繁荣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将本年度文化站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定期组织文化站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充实业务知识,更好地投入到文化工作中去,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二、认真开展各项文化工作
润镇文化站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提出的“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工作思路,努力开展各项文化惠民工作。
(一)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文化阵地是文化工作的载体,润镇文化站集图书室、活动室、电子阅揽室、器材室于一体,极大的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共有图书3000余册,并在15个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每村有400册以上图书,配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全天候对外开放,满足了广大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阅读需求。2024年7月为镇文化站增添跑步机、一体机、划船机、动感单车、台球乒乓球一体机、盆底肌训练器等健身器材,为干部、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健身场所,丰富了干群文化生活。
(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1.翰墨迎新年,文化润万家。
2024年1月30日,润镇文化站邀请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文联、文化和旅游局、教育局、卫健局等多个部门,组织书法志愿者、文艺志愿者、戏曲志愿者、理论宣讲志愿者及医务志愿者深入润镇寨子村,开展“翰墨迎新春 文化润万家”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组织戏曲、走汗船、广场舞、锣鼓等文艺表演,为群众义务书写对联200余副,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150余份。共有志愿者80余人、群众300余人参与活动。
2.社火表演闹新春,载歌载舞年味浓。
2024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润镇文化站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组装彩车,邀请辖区志愿者组成锣鼓队、秧歌队、舞狮、舞龙队等,在润镇及淳化县城进行演出,本次活动参与志愿者200余人,观看群众15000余人。通过开展此次文化演出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
3.突出地方特色,传承非遗文化。
2024年7月4日至5日,组织吆麻雀爱好者10人,参加县上举办的吆麻雀比赛,取得了较好成绩。2024年7月5日,组织志愿者在15人,在县梨园广场进行广场舞表演,受到群众好评。2024年10月23日和2024年11月22日先后在寨子村、西沟村进行剪纸花培训,参与志愿者15人,参与群众200余人,传承了非遗文化。
4.体育比赛异彩纷呈,全民健身浓厚氛围。
2024年4月21日,组织镇村干部在淳化体育场开展春季运动会,参与项目有拔河比赛、200米短跑、800长跑、篮球比赛等,参与200余人。2024年9月8日,组织干部、群众及志愿者参与在润镇举办的淳化县半程马拉松、欢乐跑比赛,并同时做好后勤保障等服务,参与的干部、群众及志愿者300余人。使半马拉松、欢乐跑比赛成功举办,受到群众好评。
5.传统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暖人心。
润镇文化站联系县剧团,前往甘沟村、善花村等村先后进行8次义演活动,参与累计群众3000余人;2023月4月25日至27日润镇文化站邀请润镇秦声戏曲协会志愿者在润镇街道西街、开展戏曲表演活动。戏曲文化活动累计参与群众2000余人。戏曲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让群众享受到了戏曲的艺术魅力,提升了戏曲在群众心中的地位,营造了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6.政策宣讲“零距离”,惠民政策“暖人心”。
润镇文化站定期组织人员前往镇街道、商铺、群众家中进行惠民政策及移风易俗知识讲解,文化站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医保、临时救助、杜绝高价彩礼、简办红白事等知识,既使惠民政策深入民心又使文明新风潜移默化融入群众的一言一行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
1.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2.缺少文化技术人员。
3.图书室部分书籍过于陈旧未能及时更新。
四、下一步打算
1.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行文化下乡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的需求进行适当调剂,统筹安排,真正让文化惠民工程惠及群众。不断创作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催人向上的文艺作品,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艺术资源,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鼓励农民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活动中去。
2.积极引进和培养文化专业人才,发掘专职业务人员,建立完善各类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为群众文化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人才支撑。
3.吸引社会力量,多方合作,借助社会图书捐赠、群众自发捐赠、定时采买等方式,及时更新镇村图书屋书籍。
润镇文化站
202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