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图书设立于2004年,是国家图书馆主办并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优秀图书推荐活动。第十九届共评选文津图书20种,提名图书41种。这些好书涵盖多个领域,题材丰富。“文津好书”系列自第十七届推出以来,通过刊载评委、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作者、编辑的创作心得,向读者介绍这些优秀读物。我们会不定期设置互动话题,读者朋友们参与即有机会获得礼物。让我们一起悦读文津,品味经典吧。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 陈尚君 著 中华书局 索书号:K825/450 馆藏地址:一楼借阅室 岐山县图书馆 “每个诗人都有活生生的人生。” “曾有某名家说道,如果我们觉得鸡蛋好吃,为何一定要知道是哪只母鸡下的蛋呢?今人常据以认为纯文学之研究可以忽略作者及其时代,对此我深不以为然。因为诗歌毕竟是有七情八欲、有喜怒悲欢的活生生的诗人投入全部的热情和血泪留下来的记录。古人说知人论世,言志缘情,今人讲真情实感,言为心声,都希望努力准确地理解诗人,读懂诗歌。” ——引自《我认识的唐朝诗人》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这本书的作者陈尚君是唐诗专家,近些年来以一人之力从事全部唐诗的校订,本书是此项宏大学术工作的副产品。全书三十篇文章,大多是一位诗人一篇,也有一篇写几位诗人,皆节取诗人生命中一段经历,生平资料与作品互证。所选片段或具有相当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或为历来诗家所忽视,或质疑和纠正旧说,各方面都有可观之处。 唐代是中国政治和文学的辉煌时期,但实际上也经历了巨大政治动乱,致使诗人的命运充满苦难。书中多涉及此类情境,读来令人唏嘘。唐代早期有武则天称帝和中宗复辟,宫廷斗争残酷,累及在朝文人。我们看到,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因此远贬峰州,地属安南,在今越南河内西北,距长安七千六百多里。同样被贬岭南的诗人宋之问,玄宗即位后被杀。历来认定宋之问卖友赎罪,人品不堪,作者对此情节表示异议。唐代中期有安史之乱,书中详尽叙述了杜甫在大历三年的颠沛流离。 读《韩愈在潮州》一文,感慨良久。韩愈因上表谏佛骨,宪宗震怒,迹蹈死罪,幸赖近臣苦谏,改为远贬潮州为刺史,且勒令立即起程,全家随行。初行不久,第四女病死,被草草葬于路侧。到达潮州,韩愈上表,感谢皇恩之广溥,力主宪宗封禅,并自荐写封禅书,以此理由请求早日北归。这篇《潮州刺史谢上表》之媚态,与《谏佛骨疏》大相径庭,遭致后世非议。但是,韩愈在潮州不足七个月,积极办学,其功劳为当地永久记忆。 诗人多风流,书中写了欧阳詹的生死情恋、戎昱的风流情债等等,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乔知之的遭遇。据同时代人记录,乔知之宠爱婢妾碧玉,为之不婚。时武则天专权,武后兄子武承嗣夺之。乔寄诗《绿珠怨》,碧玉得诗,饮泣不食,三日,投井而死。武承嗣大怒,斩乔于南市。 当然,唐代诗人中也有大富大贵且一生平安的,大约以裴度为最。裴度是中唐名臣,在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朝六度入相,虽存诗仅一卷,但与当时一众著名诗人交往密切。他不信术数,不好服食,经常说:“鸡猪鱼蒜,逢着则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心态好得很。晚年在洛阳建豪宅和庄园,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酣宴终日,以诗酒琴书自乐,当时名士皆从之游。他七十五岁时的最后一首诗写道:“危事经非一,浮荣得是空。白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表达了对人生的看透和满意。 本书写的几十位唐代诗人中,许多在今天是不知名的,这是《我认识的唐朝诗人》一书的一个可爱特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钱锺书选唐诗》,也有这个特点,比如说,选了施肩吾三十一首诗,而仅选李白二十三首,韩愈二十四首。施肩吾是谁?本书做了专门的介绍,我希望这能引起人们对钱选唐诗的重视,欣赏一下大学者的独特眼光。 本期互动: 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等等,众多著名的诗人如璀璨的星辰闪耀文学的天空。各位读者朋友,您最喜欢哪位唐朝诗人,为什么?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