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蒲图信息|经典作品赏析与诵读之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培训讲座在县图书馆举办

2025-04-25 12:36:01 209
在细雨蒙蒙的冬日下午,蒲城县的朗诵爱好者11月16日下午2点齐聚县图书馆三楼活动室,参加“经典作品赏析与诵读”之“千古词帝”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副教授柴彦莉老师为大家授课。

图片

图片

为了更好地理解、朗诵作品,柴老师从作者李煜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作品原文等多方面对这首词进行了详细讲解。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这首词是李煜囚居汴(biàng)京(河南开封)时所作。当时李煜从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命运的巨大落差令人唏嘘。他满怀愁绪,回首过往。在柴老师逐字逐句地解析中,从字里行间,我们品味到了一个亡国之君那无尽的哀伤与忧愁。尤其是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愁绪似滚滚江水,绵延不绝,尽显亡国之君李煜那无尽的哀伤与忧愁。

3.jpg.jpg

接着,柴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这首词所表达的愁绪,又列举了其他诗人笔下的愁。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那是如烟草般的迷茫、风絮般的纷繁、梅雨般的绵长之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夸张之笔写愁之绵长;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将愁具象化,让我们看到愁之沉重;还有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体现出愁之难解。但他们的愁比起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似乎少了几分家国之悲、命运之叹,也不及李煜愁之长、之深、之重、之多、之广!

4.jpg.jpg

 柴老师还给大家分享了李煜的另外两首词——《破阵子》和《浪淘沙令》,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了李煜那充满忧愁与感慨的内心世界,在诗词的海洋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最后,大家共同诵读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破阵子》《浪淘沙令》,并纷纷表示:“虽然今天天公不作美,但是为了自己的爱好,非常值得!在柴老师的讲授和诵友们的相互切磋、交流中,大家受益匪浅,期待柴老师下次的精彩授课。”(张  铮   陈巧红)

来源:蒲城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