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澄城尧头窑迄今已有千余年烧制陶瓷的窑火延续的历史,属我国北方黄河流域著名的民窑之一。尧头窑陶瓷主要产于尧头镇,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西南11公里处,东至白家城,北至澄白路,西至西坡村,南至沟边,约四平方公里,整个遗址包括古遗址窑址,瓷片堆积层,古民居建筑群、古道、古树、作坊和高岭土等。尧头镇这一地名也一直称谓至今。
尧头窑始于唐代,兴盛于元明清时期,至民国时期衰落。包括古遗址窑址、瓷片堆积层、古民居建筑群、古道、古树、作坊和高岭土等。现存明、清和民国时期的老窑129座、烧制作坊78处、民居75处,祠堂庙宇17处,是国内窑群面积最大、遗存最丰富、保留最完整的陶瓷文化遗址,被专家誉为“中国古瓷窑活化石”。
古往今来,澄城尧头窑烧制的瓷器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用陶瓷为主,诸如缸、盆、碗、炉、罐、瓶、盏、托、灯、玩具等,它以朴实和遒劲雄浑的风格,反映出历史的原貌和时代气息。尧头窑古窑体系基本分为碗窑、瓮窑、黑窑、砂窑四个传统窑系。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施釉,用倒焰式的馒头窑烧制,采用当地蕴藏的大量的高岭土,白碱土,其主要以黑釉为主,兼烧青釉、杂色釉。运用刻划花、青花、铁锈花及黄、褐、蓝、酱、窑变釉等进行装饰,题材极为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尧头窑的带盖小罐,堪称一绝,代表天地合一的各种形态的小罐,有的罐盖上爬着老鼠,活灵活现,圆圆的肚子喻意着来年丰收的喜悦;有的罐盖上站着狮子、狗熊、猴子、造型用作纽手等等,如把他们一字排列,如同群兽表演,妙趣横生。尧头窑生产的“懒婆娘”,更是一绝,这可能也是一大发明,这是人类最早管理小孩的工具,可能是“仰韶文化”遗存的韵味吧。这些尧头窑的部分陶瓷器,既在见证着历史,像是对世人在诉说着什么。
这里的能工巧匠,多才多艺的窑工,制瓷技艺基本上都是跟着老祖先学来的,子承父业,父承祖业,祖祖辈辈得到长期的传播而生生不息,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少有的民瓷代表。
尧头窑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尧头黑瓷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10月尧头窑陶瓷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尧头窑陶瓷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渭南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