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标志,每一个炎黄子孙都骄傲的宣称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龙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中国龙”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龙凤艺术,明显带着百越文化的基因。东南亚广大地区的建筑、服饰、雕刻,以及龙舟、龙舞和龙灯等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龙文化的印记。 缅甸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而来自于中国的龙就是缅甸佛教的护法神之一。老挝人的舞龙和赛龙舟,热闹程度毫不逊色于中国。 泰国信奉佛家文化,崇尚大象,位于泰国清迈的双龙寺正面两尊七头的那伽龙形象被视为经典,虽然那伽龙与中国龙相比没有四肢,但在神话和宗教中的地位和功能基本一致。 阳泉市博物馆藏 清• 盘龙纹石香筒 高12.9cm口径3.8cm底径4.2cm,2012年阳泉市平坦垴古城墓地出土。 德清县博物馆藏 清光绪• 墨地三彩翼龙纹瓷瓶 鄂州市博物馆藏 清•五窑变青花龙纹瓷瓶 省馆调拨,高44.3cm,口径9.5cm,底径13cm。小喇叭口,直颈,溜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因在窑中高温烧制瓷器时产生窑变现象,色泽由紫红、奶白、黑三种色组成,瓶身绘塑有蓝青色五爪龙1条,张牙舞爪,龙身卷曲,威武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