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月,岐山县图书馆利用国家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开展了“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六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包含展览和展映两个内容板块,集中展示非遗记录工程成果。一是线上线下展览。从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始,县图书馆在文化大院推出线下展览,通过制作18个移动展板,展示“传承人工作简介”“工作回顾”“优秀成果展示”和“后记”等章节内容,回溯了我国非遗记录工作历程及优秀成果,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此项工作的内容及意义。暑期文化活动期间,图书馆工作人员带着展牌走进凤鸣镇半个城村、枣林镇安家庄村、益店镇益店社区和蔡家坡三国小镇景区进行宣传展示,向当地群众和过往游客介绍我国非物质物化遗产成果的精妙匠心之处,引导读者现场扫描展板上的二维码直接观看相应的纪录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同时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博、陕西公共文化云等多媒体平台进行了线上展览。二是线下开展展映。6月8日-7月8日展映月期间,图书馆在三楼电子阅览室线下展映10场次,活动共展映了10大类35个项目非遗纪录片,集中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最新一批的优秀成果,通过传承人亲身实践、传承带徒和口述历史等方面内容,立体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呈现出我国异彩纷呈的非遗样貌和成绩喜人的非遗保护成果。据统计,截止8月31日活动结束,观影245人次,观展1.6万人次,线上浏览量达3500多人次。
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职能,创新服务形态,丰富文化供给,鼓励社会公众走进图书馆,了解多彩非遗及每一位传承人追求坚守的故事,领略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做好传承。(杨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