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馆员诵读:《华州古今》第3期

2025-05-05 19:14:29 387

朗读者:张钰琪

诵读内容:华州区的历史,最早有文字记载是西周时期,但在考古学家的考证下,可以上溯到混沌蒙昧的洪荒时代。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境内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50 多处,发掘出丰富的人类遗迹遗物,使我们可以从中探求到远古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其中以老官台遗址和元君庙---泉护村遗址在考古学界最为知名。

老官台遗址位于石堤河(又称西沙河)东岸台地上的老官台村(在今杏林镇 ),1955年调查,1959年发掘,清理出灰坑,出土有陶器、石凿、骨铲及骨锥等。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个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因这一类文化遗存在老官台村首先被发现,所以中国考古界将渭水流域的同一文化遗存称为“老官台文化”。经考古学家研究,老官台文化时期,先民们已建村落,营造简单房屋,从事农耕、狩猎、家畜饲养及采集等生产活动,过着综合性经济生活。

老官台文化大约持续了 1000年左右,历史进人了仰韶文化时期,这一类文化遗存因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命名。华州区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大多数属于仰韶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元君庙一泉护村遗址。

来源:华州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