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乐器“龙鼓”的鼓身以龙为饰,取意龙鼓喧天、威风八面。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漆园村的乡情村史陈列室里珍藏着三面龙鼓,据说是清代乾隆年间皇帝御赐之物。 龙鼓直径80厘米,高37厘米,鼓身画有五爪龙纹,据村里老人李金满介绍,四百多年前,漆园村组建了龙鼓队,前身名为“锅子鼓”。有一次,北京连续两年大旱,漆园村鼓队赴黑龙潭求雨,当时鼓乐齐鸣,声震霄汉。仪式过后,北京地界果真下了雨。久旱逢甘霖,乾隆帝龙颜大悦,御赐龙幡龙鼓。如今的漆园龙鼓已传至第七代,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湖北省博物馆藏 曾侯乙建鼓底座的造型,想像力丰富到近乎奇特。底座由八对大龙和数十条纠结缠绕的小龙构成,龙身互相缠绕,无数条首尾纠缠的小龙盘在一起,向上攀爬,给人既纷繁缭乱、变幻莫测又舒展开朗、生动有序的奇特感受,底座整体镂空并镶嵌绿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