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线上展览】龙起中华——中国龙文化百馆联展(十八)

2025-10-12 17:38:19 378
图片
沟通天地


在十二生肖中,龙还是唯一与音乐有着紧密联系的动物。据《尚书· 舜典》记载,“夔”是虞舜时期的乐官,舜帝命其“典乐”、主持乐政,执掌乐教。《说文解字》解释:“夔,神魅也,如龙一足。”据此,这位带有龙基因的远古时代乐官,是文字记载中最早的一位寓教于乐的先行者。

中国音乐早在新石器早期已经出现,贾湖舞阳骨笛即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出土文物,将中国音乐的源头追溯到了大约九千年以前。中国许多文字和图画中记载着古代音乐的发展进程,尤其自西周以来形成的礼乐制度奠定了音乐的重要地位。

2002年在二里头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铜铃,铜铃出现在一件绿松石龙形器的旁边。其作用当属宗教礼仪中墓主人拥揽镶嵌有绿松石的龙形器,手握铜铃模拟龙发出声音,在祭天祀祖仪式上沟通人神,祈神、求雨、驱除瘟疫,祝福人间的法器。


图片


明·酱釉双龙陶舍利罈

勉县博物馆藏

1975年在老城公社关山梁大队佛塔下采集。泥质白陶,外施酱釉,纺锤形,圆锥体帽,罈身浮雕双龙戏珠及花草人物,正中有篆书寿字。


图片


东汉·伏羲女娲·西王母·四神画像石

淮北市博物馆藏

由横梁、左右门柱构成。双龙穿壁横梁画像石,平面长方形。平面剔地长方形框内,浅浮雕双龙穿3壁。两龙身躯相交于圆壁中,左右两只龙头相互呼应,龙头遥遥相望,回首向画面中心点观望,圆壁间露出小的龙爪。两侧各刻画一个人物拢袖盘腿而坐。左门柱,平面长方形。平面剔地长方形框,框内上部浅浮雕朱雀纹,口衔串饰,左腿在前、右腿在后呈奔跑状;中部浅浮雕伏義、女娲图,伏義戴冠,人首蛇身,手持带柄小球,似鼓桴。女娲梳高髻,人首蛇身,手持带柄小球,似鼓桴,与伏義相对而立,双尾相交;下部浅浮雕玄武纹。右门柱,平面长方形。正面平面剔地长方形框,框内上部浅浮雕一羽人,面向龙虎,双手张开,扭腰摆臀,双脚一前一后作行走状;下部浅浮雕一龙一虎缠绕嬉戏,虎首在上、龙首在下,面部相向。侧面平面剔地长方形框,框内浅浮雕璧帛相交图案。



来源:勉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