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 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经过几千年的天灾人祸 而能够把古城完好保存下来的名城 则为数不多 中国最美古城 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等待着我们走进其中 亲身感受古老街巷中的独特魅力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 居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里的古建筑、古巷道、古寺庙等 都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 大理独特的白族文化和浪漫的气息。 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 是大理旅游核心区,设有大理古城景区, 为国家4A级景区。 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又名叶榆城、紫城。 西汉元封二年,设置叶榆县。 唐开元二十七年,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 唐天复二年,建立“大长和国”。 南诏天应元年,建“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定都建国,国号大理。 元朝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 明洪武十五年,大理路改为大理府, 并筑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 1982年,重修南城门。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 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 城池格局基本保存, 重要遗址可辩, 截至2013年, 古城内分布了14处 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华楼分为钟楼和鼓楼,有贵宾至此就会钟鼓齐鸣,“古城有座钟鼓楼,半截入在云里头,初一烧香,十五才能回过头”是当时大理古城中流传的一句话。它也是古城的至高点,在这座巍峨的古城楼的灵魂里,无形之中都在诉说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登上五华楼可将大理风光一览无余,所有的情绪都将被拉到尘封的历史中。 洋人街外宾云集,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等铺面林立两侧,满目琳琅,是大理古城九街十八巷中,一条贯穿东西的笔直小街。在“洋人街”上,悉心保存下来的白族传统建筑,被装扮成了各色返璞归真、别有风情的茶楼食肆。人们细细品味着“洋人街”上东西方文化交错互融的情调和生活,不由自主地随着这里舒缓慵懒的节奏而姿态从容,平淡、安祥、和睦的氛围弥漫在整条街上,也弥漫在整个大理古城。 大理关帝庙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古城内,背倚雄奇壮丽的苍山面向风光旖旎的洱海。关帝庙坐落于大理古城的旅游中心地带,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即公元1384年,距今已有614年历史。600多年前,古南诏国诞生了第一家关帝庙——大理武庙。大理武庙自元代初建,明代被毁,仅存一个照壁。恢复重建后,为重振大理武庙600年之辉煌,再树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之典范,取三大关庙之香灰,融于武庙一炉以示正源。大理武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关帝文化和白族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