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作为中国特有文化而并绵延至今。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构成维系社会秩序“礼制”的重要部分。 据考古证实,中国玉器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河南南阳七千年前的黄山遗址“独山玉雕第一村”出土了大量七千年前的精美玉石器。 无论是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还是进入玉文化繁盛期的周、秦、汉、唐各个时代,造型繁多的玉龙,始终是玉文化的主题之一。 安吉县博物馆藏·战国·谷纹龙首玉带钩 荆门市博物馆藏·战国·双龙玉带钩 长11.5、宽1.2~1.5、厚1.1~1.3厘米。沙洋县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深黄色,体长方形较厚,横断面近半圆形。首、尾端皆雕刻成龙首形,其态各异,首端怒目翘头,尾端鼓眼前瞻,背面一椭圆形钮。腹部阳刻龙凤盘绕纹,皆凤首龙身。背、钮上阴刻纹饰。 泰安市博物馆馆藏·西周·龙凤冠人形玉佩 玉佩高7.05厘米,宽3.7厘米;呈扁平弧形片状,两面纹饰相同,为线刻镂雕正面立姿人物造型。人物以阴线刻划出冠、眼、鼻、嘴、胸及衣饰。人物为女性,头饰龙凤合体冠,冠顶有一圆孔以便佩戴。身着长袖衣,袖口上卷,束腰,长裙外展呈三角形,双臂下垂,双足外撇。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服饰的简貌。玉为青玉呈黄色,打磨光滑,部分因受沁蚀呈鸡骨白色。1960年泰安道朗龙门口出土。现收藏于泰安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