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代,龙是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人们刻意把龙塑造成令人可怖、幻化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狞厉之美和神秘感,将龙抽象化为超越世间万物,威猛神武的形象。商代的龙主要装饰在青铜礼器上,其线条错落凸出,深沉雄健,与青铜礼器厚重沉稳的造型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威慑能力,突出殷商时代原始宗教无以言表,超凡的视觉冲击力。
青铜器。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出土。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内有横榫与器腹扣合。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钮。器身口沿外附有两对贯耳,用来把龙形觥吊起加热酒,另一端没有封口是用来散水蒸气的,底部有长方形矮圈足,放置平稳,整体如一停泊的龙舟,造型独特,独具风采。器身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盖面为逶迤的龙身,与器物前端的龙头相衔接,两侧衬以漩涡纹和云纹。考古学家从未见过此类形制的青铜器,但根据器物的铸造风格和特有纹饰判断,这件器物应为商代的一件酒器,并给它定名为——龙形觥。此外,在器身的两侧发现饰有鼍(tuó)纹和夔龙纹。青铜器上饰以鼍的形象,极为罕见。
鼍,亦称扬子鳄,为我国特产动物,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安徽的青弋江沿岸以及太湖流域沼泽地为主产地。在山西西部的黄河沿岸出土的3000多年前商代的青铜酒器上出现“鳄鱼”纹饰,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这件造型独特、纹饰奇绝的青铜器叫做“龙形觥”,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是山西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