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受到炎黄子孙的尊崇,与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说伏義与女娲是兄妹,或夫妻,他们共同创造了人。《拾遗记》记载:“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说明伏羲是龙的传人。 炎帝是其母感应神龙而生的龙子,《路史·后纪三》记载:“弘身而牛颠,龙颜而大唇。”黄帝是其母感于大电而生的龙子,《论衡·骨相》记载:“黄帝龙颜”。黄帝和炎黄都是龙子,其后裔都是龙的血脉。 我们说自己的祖先是龙,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这其实是一种图腾崇拜,也是一种祖先崇拜。 荆门市博物馆藏•战国•错红铜龙形卷云纹壶 沙洋县包山楚墓出土。盖拱形,平顶,三扁钮较直。器身,敛口,直颈,平肩外鼓,弧腹,矮圈足。肩部有对称铺首衔环。钮、环铸变形勾连云纹,通体错红铜龙形卷云纹。盖面纹饰为三龙相嬉和勾连云纹,器身纹饰为对称龙纹。 荆门市博物馆藏•战国•错金银云纹铜鐏 沙洋县包山楚墓出土。弧盖平顶,中部有兽面套环桥钮,边缘四个昂首凤鸟环钮。器身,敛口,斜直壁,平底,三兽蹄足。腹壁上两衔环铺首对称。通身饰错金银图案。盖面龙纹,或二龙相蟠,或三龙相嬉,周边饰勾连云纹。身部饰四龙相斗和勾连云纹。 勉县博物馆馆藏•东汉•绿铅釉龙首红陶勺 1972年6月在红庙红光一队采集。陶质,勺体呈半圆球形,把身向上,微向下弯曲,把首为龙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