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过夏至的塄坎,头戴一顶色彩斑斓的小凉帽,小暑节气一路汗流浃背地走来,象征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此时,绿树浓荫,窗户清明,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随着炎风热浪一日胜过一日,心情也跌跌撞撞,迎来一季热霾。 何以晓烦暑,唯有诵诗书。 今日小暑,让我们在诗词中寻觅一处清凉,闲度一场清欢,邂逅那一篇篇绝美的小暑诗词吧!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此时是庄稼与土地最深入的时节,也是阳光与作物最亲近的时节。 早稻即将收割,中稻已拔节进入孕期,单季晚稻正在分蘖。 对于农人来说,能把所有的水稻收入囊中,该是多么令人心潮澎湃。 走近小暑是一种热情,也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翘首期待。 小暑,愿你热爱生活。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这时节,酷热让人妄想着摆脱与逃离——逃离热浪,逃离喧嚣,逃离盛夏。 但终究是逃离不了,不如回归自然,回归简静,回归内心,是时候体验一下生活的静美。 任窗外风雨飘摇,我自微笑,与时光同行,拥抱夏风,不求轰轰烈烈,只要惬意而舒适。 在时光的渡口,做真实的自己,常怀美好,一路前行,迎接心中最美的风景! 《纳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小暑,晚风初定,莲花幽香,自在快活。 天气虽然炎热,可迎面扑来的清风,总会把烦恼和忧愁吹走,留下一身的清爽。 夏天的美好,是一片云,一阵风,一场雨,一只蝉……是无数藏匿于生活之中的简单事物。 生活不是诗歌,是柴米油盐,但我们可以在锅碗瓢盆中寻到诗意,过自在快活的日子。 《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其二)》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诗人笔下的小暑温热得如此惬意:约上好友,烹上好茶,叙旧海聊,别是一番滋味。 生活的惬意无处不在,一草一木,一书一画,一茶一饭,目之所及处,心之所及处,处处是诗意。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缺少一颗发现诗意的眼睛罢了。 生活多嘈杂烦忙,不如将之抛诸脑后。寻找那些让你惬意的小确幸,看看书、品品茶,吹一缕夏风,寻一方自己的诗意生活。 《久雨六言》 宋·刘克庄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农谚说:“伏天里的雨,锅里的米。”小暑的伏天对水稻生长非常有利。 小暑毕竟不是最热的时节,它有意把收获留给大暑。 如果此时的辛苦能换来一丝幸运,那么,再多的付出,都是一种奋斗的快乐。 每一种困难都要克服,每一种挑战都要面对,每一次的付出都终将有回报。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一场场雨下来,门窗上有了潮湿的青霭,台阶上长有绿苔。鹰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隐忍的小暑,躁动但不张狂,亢奋但不狂热,静静地等待收获的潇洒。 小暑,是站在耕耘的脊背上,眺望遍地即将来临的曙光。 无论道路有多么曲折,只要付出努力,总会乘风破浪。如果耐不住寂寞,就看不到繁华。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面对暑热,静坐也许是对抗暑热的最好办法,一直坐到“眼前无长物”,自然能感受到窗下吹来的凉风。 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 我们总要一个人穿过岁月的荒凉,看异地的风景,走陌生的路。经过生活的洗礼,终于明白:心安,既归处!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夏夜,站在月光下,虫鸣声响起,偶尔有点凉快却不是风造成的,而是这静谧的夜晚,给人一点微凉的感觉。 原来,所有的烦恼在于自己的执念。 减少欲望,学会知足,内心便多一份从容和淡定,就像轻轻走过岁月,不染风尘。 知足常乐,才能看见内心的丰盈灿烂,寻找到真实的自我。 愿你做一个知足的人,与其站在幸福里仰望幸福,不如清心寡欲,安然若素。 小暑虽然炎热,但美好也伴随左右, 但惜夏日长,且等清风来。 愿清风凉一些,再凉一些; 愿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 在漫长的岁月里, 愿陪你看一路风景, 只迎清风,不言悲欢! 关注岐山县图书馆, 小暑时节, 愿您清凉无忧,一切皆安!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