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坊如何建设?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哪些义务?非遗产品如何打造?6月5日上午,由汉滨区文广旅游局主办,汉滨区文化馆、区非遗中心、陕西泸康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工坊传承保护专题培训班在安康泸康酒酿造工坊举办。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多姿多彩的非遗越来越展现出独有的魅力。为进一步加强非遗工坊的申报、建立与保护,提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履职能力,汉滨区文化馆组织全区非遗工坊负责人、部分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代表3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班由汉滨区文化馆副馆长陈春苗主持。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党委委员、区文化馆馆长郑杰在培训开始前作了讲话并向安康泸康酒酿造工坊捐赠汉滨区各门类非遗丛书20余本。

培训会上,市群艺馆非遗部主任王永霞以《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申报实操》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非遗传承人与非遗工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传承主体的义务和履职责任。
随后,区文化馆副馆长陈春苗以《非遗传承人保护的重要性及策略》为主题,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培训。她通过分享非遗跨界合作的经典案例,就非遗项目的设计、审美以及如何适应现代消费群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鼓励非遗传承人不断提升技艺水平和审美素养,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实现创新发展。

培训结束后,安康泸康酒酿造工坊热情邀请学员们参观其酿造、生产过程,并介绍了泸康酒的发展历史。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培训,他们更加明确了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职责与使命,也为今后非遗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化道路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作者:王溢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