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有声图书】诺奖典藏:读川端康成,赏物哀美学典范

2025-05-13 13:57:50 477

图片



云图有声×诺奖典藏

川端康成

物哀美学典范


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三部代表日本美学的巅峰之作——《雪国》《古都》《千只鹤》,成为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诺奖评委在颁奖词中评价他“以非凡的敏锐,和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图片
图片

川端康成

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


他是日本传统美的继承和发扬者,字里行间充满了优雅、感伤、克制与和谐;同时他也是日本现代文艺的开拓者,印象主义特有的新鲜与律动之美流溢在他的作品之中。

时至今日,川端康成的作品依然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地阅读着。

图片

无论《雪国》还是《伊豆的舞女》,我都是怀着对爱情的感谢之情来写的。

—— 川端康成



PART·壹

《雪国》


图片

穿过长长的县界隧道,就是雪国

夜的底色变成银白

火车在信号所停下了

对面座位的姑娘站起身

打开了岛村前方的玻璃窗

雪的凉气一下子灌进来

姑娘将身子探出窗外,向远处呼唤

图片

图片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唯美主义代表作,作者用婉约哀伤的笔调,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交织的雪世界。

故事主要讲述一位名叫岛村的东京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的艺伎驹子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爱情纠葛,文中充满了爱与徒劳的细腻情感。

图片
图片

驶往雪国的列车,不停掠过的暮景,玻璃上映出少女的双眸……

如果说东方的美都在川端康成的小说里,那么,川端康成的小说之美,都浓缩在了这本《雪国》中。

图片
图片



PART·贰

《伊豆的舞女》


图片

山路变得曲曲折折,天城岭就在眼前了
此时,大雨已将山脚那片茂密的树林

笼入一团白蒙蒙的水雾之中

正飞快地向我袭来
那年我二十岁

独自一人来到伊豆旅行

已经是第四天了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也是他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品,描写了一段在伊豆的青山秀水间,一名青年学生邂逅一位少年舞女的纯净初恋故事。

在伊豆的山道上,来自东京的少年偶遇一群巡回艺人,被其中天真美丽的小舞女薰子吸引,薰子也渐渐对少年生出眷恋。但直到旅途结束,两人都没有向对方表达过爱慕之情,至此留下了一段世上至美的初恋……

图片
图片

川端康成细腻隽永的文笔下,伊豆空灵的美景中,流淌出一段至纯至美的朦胧爱恋。

木村拓哉、山口百惠倾情演绎的纯美初恋故事,被翻拍成影视作品多达七次。


图片
图片


——余华:“川端康成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之一。在我看来,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别的作家写小说,都是从生写到死,而在川端康成笔下,死里面能够出现生。”

——莫言:“我对文学的觉悟,就得之于对川端康成的阅读。川端康成小说中的一句话,如同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冯唐:“喜欢川端康成的沉静、收敛、准确、简要。他的《千羽鹤》,一百页出头的文章,一上午读完,天忽然阴下来,云飞雨落,文字在纸面上跳动。”

伊豆、雪国、古都等,从川端康成的笔下走向世界,将传统的日本美学——“大道自然,物哀之美”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川端康成笔下那个洁白、纯粹的文学世界中找到勇气,学着如何在虚无和徒劳中,去发现美、感受美。


华阴市图书馆

主要面向读者提供互动类功能:图书查询、借阅信息查询、书刊续借、预约委托查询、图书推荐、证件挂失、投票统计;提醒类信息主动推送功能:借书还书成功通知、图书到期提醒通知、预约图书到馆通知超期催还通知;信息发布功能:通知、讲座等发放及查询

公众号



来源:华阴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