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课文游中国 中华字都▪厚重安阳 #
安阳,一个名字背后承载着无数故事的城市。这片古老的土地不仅是商朝的都城,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得安阳成为了探寻华夏文明源头的重要一站。
当提及甲骨文,这片土地便焕发出独特的光彩。安阳作为甲骨文的故乡,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每个甲骨文都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信仰,它们是人与天地的桥梁。每当我们凝视这些古老的文字,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沉力量,与我们对话,启迪心灵。
安阳的人文景观也与其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神秘的殷墟,壮丽的红旗渠,都为安阳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韵味,让我们一起走进安阳,感受“七朝古都”的文化风韵与艺术之美。
课文回顾 《甲骨文的发现》(节选)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甲骨文的发现》这篇课文不仅仅是一篇介绍甲骨文发现过程的文章,更是一篇展现安阳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篇章。
城市名片 别称:邺城,相州,彰德 美誉:中华第一古都 位置:河南省北部,晋、冀、豫三省交汇处 名人:姬昌、扁鹊、商鞅、曹操、岳飞、谷文昌、孙占元…… 景点:殷墟、岳飞庙、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文峰塔、羑里城…… 美食:三不沾、安阳粉浆饭、安阳血糕、安阳皮渣、扁粉菜…… 【历史档案】 安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最著名的历史时期是作为商朝的都城,即“殷”,持续了254年,留下了丰富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文物。商朝灭亡后,其都城被遗忘数千年,直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殷墟发掘才重新被发现。此外,安阳还曾是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国的都城,因此也被称为“七朝古都”。
安阳印记 殷墟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 殷墟主要由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后冈遗址和洹北商城遗址等部分组成,其独特的都邑格局是东亚早期城市的典型代表,以出土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著称于世。 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挖掘,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文字 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文字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 展览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同时反映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性和学术性双重使命。
红旗渠 红旗渠是林州人民在共和国最困难时期,历时10年,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修建的、全长1500多公里的伟大水利工程,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面旗帜,铸就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人文与山水最完美、最和谐组合的经典景区”。
太行大峡谷 太行大峡谷森林茂密,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植被完美,有"天然氧吧"之美誉,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千,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
安阳味道 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是滑县美食名片,始创于清顺治十八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成品色泽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极具食疗和保健功能。吃的时候不需要刀切,只需将鸡腿捉起一抖,骨与肉自行分离。
扁粉菜 扁粉菜以红薯粉条做主料,配以青菜、豆腐、猪血等,在一口大铁锅中熬煮。 安阳扁粉菜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安阳,扁粉菜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味代表。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悠闲的居民,清晨一碗热腾腾的扁粉菜,总能让人精神焕发,开始新的一天。
内黄筲灌肠 灌肠以猪血、猪肠、面粉、香油、五香料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可以凉调,叫筲灌肠;可以煎食,叫煎灌肠。味美可口、风味独特,且有补血、健脾、壮筋骨、消滞之功效。有民谣《内黄灌肠》曰:“肠子猪血白面灌,小刀一拉下煎盘,小铲儿一翻撮一碗,肚里不饥能解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