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全民综合阅读率稳步上升
数字化阅读是关键
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推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4月23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全民综合阅读率稳步上升
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2023年中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9%,较2022年的81.8%提升了0.1个百分点。
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80.3%,较2022年的80.1%增长了0.2个百分点。
▲ 综合阅读率
2023年全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
2023年全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6.2%,较202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39本,较2022年增加了0.25本;人均每天阅读纸质图书35.69分钟。
2023年全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达67.5%,较2022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
数字化阅读是关键
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阅读率
2023年全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8%,与2022年持平;报纸阅读率为23.1%,较2022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17.5%,较2022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
数字化阅读方式(电脑端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3%,较2022年增长了0.2个百分点。
▲ 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阅读方式
电子书、手机等数字化阅读深入成年国民生活,听书和视频讲书受到越来越多成年国民喜爱。
2023年,有12.3%的人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还有9.9%的人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近一成的人每年读十本以上电子书。
听书习惯
2023年全国有三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从成年国民听书情况来看,有36.3%的成年国民表示在2023年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在未成年群体中,有33.1%的人表示自己在过去一年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
▲ 成年国民听书的主要形式
在0-17周岁未成年群体中,有33.1%的人表示自己在过去一年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在数字化媒介中,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2023年全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6.52分钟,比2022年的105.23分钟增加了1.29分钟。
人均每天各类数字阅读时长超过三小时。读书月、书市等人们参与度越来高。2023年,全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知晓率达74.1%,较2022年的73.7%增长了0.4个百分点。
云图有声 让阅读有声音
共建书香社会 共享现代文明
作为国内领先的有声阅读平台之一,云图数字有声图书馆一直持续深耕数字阅读领域,践行全民阅读理念,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文化馆、街道社区、党政机关等提供以有声书为核心的数字阅读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与全国百余家出版机构、头部文化品牌、知名阅读推广人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有声内容和数智化服务体验。
持续建设有声书、广播剧、音频课等多元内容品类,积极开展导读、书评、书单类栏目,通过直播、短视频、图文、活动等形式推广阅读。
深入打造数字阅读平台的同时,积极探索智慧化硬件设备和实体阅读空间升级改造,推动线上线下同步融合发展。
多年来,云图有声一直坚持政策引领、技术创新,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决策,不断助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致力于提升“全民阅读”品质,推动“全民阅读”走实走深,助力“全民阅读”发展。
注:调查信息源自中国出版研究院
华阴市图书馆
主要面向读者提供互动类功能:图书查询、借阅信息查询、书刊续借、预约委托查询、图书推荐、证件挂失、投票统计;提醒类信息主动推送功能:借书还书成功通知、图书到期提醒通知、预约图书到馆通知超期催还通知;信息发布功能:通知、讲座等发放及查询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