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宝鸡市图书馆开展 “传承华夏瑰宝,找寻汉字‘印’迹”研学活动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阅读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4月16日、17日、18日,宝鸡市图书馆分别迎来了清姜少儿教育中心、东星幼儿园和锦鳞幼儿园共200余名师生,开展“传承华夏瑰宝,找寻汉字‘印’迹”研学活动,和“图书馆”来一场春日的约会,迎着春天的微风和花香,一起畅游书海,享受阅读的乐趣。


读
书
走进图书馆,置身于这充满墨香味的书海里,一种庄严、高雅的神圣感油然而生。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小读者们都懂得了如何操作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办证机和书籍消毒柜,同时也知道了在少儿借阅区看书的规则:要保持安静,看完的书要归还原位,小椅子要轻拿轻放等。活动环节,馆员老师给小读者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绘本故事,故事内容深深吸引了大家,在阅读互动的过程中,小读者们也带来了精彩的绘本剧表演,和红色歌曲,现场气氛温馨又欢乐。


“图书漂流”环节,小读者纷纷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闲置图书,贴上精美的“漂流”贴纸,跟随图书馆的老师进入“漂流”区域,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漂流图书。通过体验,引导孩子们明白“图书漂流”既是环保、再利用行为,也是为培养大家的阅读习惯。
四大文明有我中华,四大发明始于华夏。图书馆老师们通过视频让小读者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同时也知道了传拓是早于“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重要发明。虽然都是第一次接触拓印,可小读者们操作起来却认真专注,个个都做的有模有样,用拓印的方式复现了经典的文字,现场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参与拓印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此次研学活动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孩子们打造更加丰富的课外阅读体验,让浓浓的书香伴随学生的健康成长。宝鸡市图书馆坚持打造“第二课堂”研学活动品牌,自2020年以来通过多种主题的研学活动,持续为全市小读者们推广阅读,有效帮助小读者们提升阅读兴趣及效率,拓展了小读者们的课后学习内容。市图书馆将长期举办“第二课堂”研学系列活动,欢迎广大未成年人读者和家长持续关注活动公告,积极参与市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