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听声音 看世界”文化助盲公益服务优秀音频展播(

2025-11-19 04:11:06 342

听声音看世界文化助盲公益服务项目


为丰富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残健良好融合,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我馆开展“听声音 看世界”文化助盲优秀音频作品展播活动。本期推出何亚娟的朗诵作品《放飞希望》一书中王朝新的散文《摇来一路好风景》,欢迎收听。


640 (1).jpg.jpg


摇来一路好风景

作者:王朝新

诵读:何亚娟


我这个“摇”可不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那个“摇”,而是那个手摇车的“摇”。我不到两岁就得了小儿麻痹症,虽然不断“成长”的双拐使我走姿欠佳,步履维艰,但直到坐上了手摇车,我的世界才由书本、幻想而扩大、真实了许多。有时我想命运真是不公平,它折断了我飞翔的双翼,令我失去了许多男儿的梦想,但有时又想它倒也很公平,给予了我更多的人间亲情、友情和社会的真情,从而使我的人生之路充满阳光、花香和幸福的味道,真的是一路摇来,风景独好。

我的手摇车是十二岁那年父亲工作单位江苏油田试采二厂工会为解决职工困难,特别赠送的。我放学时,从姐姐接我的自行车上看到了那辆从未见过的手摇车,也看到了妈妈流泪的眼睛、邻居们热情的笑脸、伙伴们惊奇的眼神,我激动、兴奋、幸福。当工会主席伯伯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好用,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时,我除了点头还是点头。手摇车是墨绿色的,闪着锃亮的光芒。爸爸第二天就在院子的一角用石棉瓦搭了一个简易美观的车棚,妈妈用红布做了一个坐垫罩子,她说这多喜庆啊!

记得第一次坐上手摇车时,顾了摇就顾不了方向,顾了方向,又顾不了刹车,“手忙手乱”,光临过道旁的排水沟。那种兴奋、害怕、紧张的感觉真的是让我刻骨铭心。

自从我有了手摇车,我身边的同学就更多了,他们推着我上学,背我进教室;周末也会邀我一起逛街,或到郊外游玩,遇到坡、沟、台阶什么的,就把我的车往后一压,使前轮翘起来,变成轮椅,然后再向前或向上推,真是够刺激。女生们也喜欢摆弄我的车,有的还试着摇了几次,结果都是在惊叫和欢笑声中以失败告终。当然她们也会像男生一样攀在后面,不过都是我出力气摇着带着她们。高中的时候,我有了第一次“远足”,在几个同学的帮助下,他们骑自行车,我摇手摇车,摇了三十多公里到扬州瘦西湖,领略了烟花三月的美景。从那以后,我的胆子也大了许多,敢摇更远的路了。

工作以后,手摇车又摇来了新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强,身强体壮,朴实憨厚。他六年如一日精心地照顾我,冬天睡觉前把我冰凉的脚放在他温暖的腿上烘热,夏天帮我放蚊帐、赶蚊子:帮我买饭、背我看电影、陪我去洗澡.....特别是我每次摇车回十几公里外的父母家时,他都会骑自行车送我一程。我想如果不是我的残疾,怎么可能交上这么善良、完美的朋友呢?这或许是命运的一种补偿吧。

我知道了自学考试开始实现我的大学梦,在自学的过程中,厂领导热情鼓励我,还派人陪我去报名、考试。记得有一次考试,下着大雨,陪我考试的人以为我先走了,就骑上车子猛追而去,我望“影”兴叹之余,只好摇车赶往8公里外的考场。没走多远手摇车就粘满了泥,摇得很费劲;更不幸的是车子的手摇柄齿轮打滑,摇不起来了。我敲打着,埋怨着...前面一片烟雨茫茫,后面一路黄泥汤汤,我想明年再考吧,便搬着车轮调转车头;能搬着车轮回去,为什么就不能搬着它去考场?一道闪电掠过脑海,我抹一把脸上的汗水、雨水,又调转车头搬着车轮往考场奔去。这时车子竟然好了,载着我迅速赶往考场。当我拄着双拐,一身雨水走进考场的时候,寂静的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自此之后,战胜自我就成了我克服困难的最大法宝。

我喜欢与朋友们一起到乡间散步,看夕阳西下,携晚星同归。他们走路,我摇着车,漫步田间小路,领略乡村风光。只要有路就走,有桥就过,每遇到一条小路都有一种探险的感觉,田野间撒下了我们的歌声、笑声、喊声,暮霭中飘荡着我们的往事、情事和心事。后来,我就陪着一个纯朴善良、一条腿不便的女孩子散步,她在后面推车,我指点着那些熟悉的风景,编织着美好的未来。当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当我们的身影在夕阳中渐渐模糊成一个人成为一道风景时,我们便幸福地结婚了。她说,那时对手摇车的声音最敏感了,在宿舍里老远就能听见手摇车经过第一幢房子的声音。

手摇车载着我的梦想飞出了鸽子笼,在长空白云间,在丘陵山冈上自由翱翔;手摇车驮着我的骄傲行驶在人生路上,摇出了一路潇洒,一路飞扬;手摇车画出了我生命的轨迹,摇来了花香载道,满目风景;手摇车化成了我健康的双腿,自信地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现在我的手摇车依旧陪伴着我每天上下班,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它不再有往日的光彩照人也不再如以前虎虎生威,但它的功绩已写在它的锈迹里,它的荣耀还响在它的吱吱声中。

我朝朝暮暮的手摇车,我相濡以沫的老伙计,今后的路还长,风景还更好,我还要摇下去,“摇啊摇,摇到绝胜处,摇来一路好风景!"

[作者简介]

王朝新,男,1969年生,江苏省江都市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