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 45周年 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从这次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幕拉开,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打开国门”到“全方位开放”,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宝山》 改革开放钢铁大工业长篇纪实文学 《宝山》是报告文学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春雷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上,对于宝山钢铁公司从无到有,从艰难曲折的建设历史发展成现代世界级巨大企业的纪实报告。 在宝钢历史的呈现中,作品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迫切和行动的曲折复杂与艰难,描绘了很多政府高层决策人物和基层劳动者的性格和形象。 作品以共和国历史上投资最大、经历最曲折、成就最辉煌的工业企业——宝钢为背景,展示了这个庞大的创业人群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自我觉醒、自我成熟、自我壮大的过程,深入反思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透视了国人从传统工业心理到现代化意识的艰难嬗变过程,并揭示出了中国国企突出重围的契机和出路,给人一种深层次的震憾和感悟。 《宝山》气势宏大,视野宽阔,思想深邃,文笔精美,把宝钢惊天动地的创业经历,把钢铁与工业、钢铁与人类、钢铁与生活、钢铁与国家的内在关系揭示得惊心动魄,堪称当代纪实文学的一部史诗性的佳作。 《古船》 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有影响力的40部小说” 洼狸镇因水而生,船是镇上的人走向外面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大约是在一个月之后,地质队宣布了一个秘密:差不多正对着芦青河的一百多米深的地下,还有一条河。”河水生生不息,古船载着开拓者勇往直前。 《古船》抒写胶东半岛洼狸镇隋、赵、李家族从1950年代至改革开放初期这近40年的浮沉纠葛,展开作家张炜对于当代历史、社会、文化心理、人性的反思,塑造了赵炳、隋见素、隋抱朴等有深度的人物。作品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中国,以一条河流象征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个家庭的沧桑抒写灵魂的困境与挣扎。 《古船》正面描写改革“巨雷”最初在中国土地上带来的沸动,以惊人雄心回溯此前半个世纪的改革“前史”,自问世之初,便被评价为具有史诗品格的集大成之作,也开启了以家族史与地方志透视大时代变革的叙事模式。 历史河道中不息的奔流和作者自身不断扩展的文学版图,都为后来者的解读提供了新的参照系。张炜在而立之年创作《古船》时那种“奔涌的热情”与“执拗的勇力”,已凝固在时间中,成为中国新时期文学宝贵经验的一部分。 《人世间》荐读 梁晓声:为年轻人补上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 “我们周家的人,以后可以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但绝不可以成为没有德行的人。以后不必非要成为大家所认为的成功的人,但绝不可以成为不爱家、不爱国的人。好好生活吧,就像咱们都曾经所经历并为之奋斗的那样……”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周家三兄妹平凡而曲折的人生,展现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和人情百态,用小人物为大时代添注脚,以世间人照见人世间百态。 《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共乐区为背景,刻画了从这里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他们有的通过读书奋斗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忍、互助相帮的人性幽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 这是一部关于磨难、奋斗、担当和友情的小说,平民视角,悲悯情怀,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让小说具有了社会生活的史诗品格。 1978年-2023年,弹指一挥间。45年砥砺奋进,45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改革开放千帆竞,仍需奋楫弄新潮。聆听历史回响,展望美好未来,我们将继续沿着改革开放之路,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 END · 华阴市图书馆 主要面向读者提供互动类功能:图书查询、借阅信息查询、书刊续借、预约委托查询、图书推荐、证件挂失、投票统计;提醒类信息主动推送功能:借书还书成功通知、图书到期提醒通知、预约图书到馆通知超期催还通知;信息发布功能:通知、讲座等发放及查询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