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阅美之声 | 经典诗文 ·《乌衣巷》

2025-04-29 12:46:35 337

阅美之声 | 经典诗文 ·《乌衣巷》


在中国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化长河中,诗词是最绚丽的文化瑰宝,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礼赞。朋友,就让我们一起相遇在“阅美之声”,唤醒您心中的诗歌情怀,从心中油然地生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吧!

本期推荐的是·刘禹锡所作的《乌衣巷——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乌衣巷:金陵(今江苏南京)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南京市秦淮区。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寻常:平常。

赏析:

这首咏史诗,向以沉郁苍凉称著。本篇通过对东晋世家大族昔盛今衰的描写,对中唐以来时局衰败表示了慨叹,对骄奢专横的当权者进行了嘲讽。在写作上,寓兴亡感慨于自然景物,含蓄蕴藉,发人深思。

首二句,写东晋国都金陵最繁华热闹地区现在荒凉冷落的景象。“乌衣巷”和“朱雀桥”两个意象,触发读者对历史的遐想和反思。但是,作者又只字不提此地昔日的钟鸣鼎食、笙歌喧天、车水马龙,展现的竟是今日的一派荒芜和衰颓:地面上,野草丛生,野花盛开;天空中,夕阳惨淡。这些景物,或暗示行人稀少,或象征没落衰亡,都能见出作者的寓意。原来,这两句引而不发、避昔道今的景物描写,有着深刻的含义:过去的繁盛显赫不必多提,令人震惊的则是冷落衰败的现状。三、四句的写景,也是有寓意的,其意在借助不变的飞燕反映人世的沧桑巨变。诗人夸张运用了燕子飞往旧地的特性,把它作为人间升沉变化的见证。这些过去飞进王、谢厅堂的燕子,现在又飞回来了。不过,此处当家作主的已经不是尊贵豪奢的世族了,全换成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寻常百姓”与“旧地王谢”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感慨深沉,余味无穷。


image.png.png














来源: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