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QQ阅读】打破信息茧房,解放被困住的思维

2025-04-24 12:23:37 593

图片

不久前,一个词引发了网友们热议,那就是“信息茧房”,起因是有网友发现在同一个视频下,不同的账号所看到的评论是不一样的。


男性账号所看到的评论,基本都是出自男性网友的立场,而女性账号却截然相反。由此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信息茧房”这个词条也一度攀升至热搜头条。


有博主针对这种现象,也做了一系列的测试,发现一旦当我们切换了不一样的身份,所看到的网络世界就是不一样的。











01






原来你看到的,

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你听到的,

都是别人想让你听到的,

整个网络世界看似浩瀚无边,其实为你打造了一所完美的茧房,而你深陷其中。    

图片

2006年,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他的《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即在信息传播中,公众接触的内容有限,他们会选择令自己愉悦的信息,久而久之,就会像蚕茧一般的将自己桎梏于“茧房”中


如今大数据算法的诞生,更是加剧了“信息茧房”这一现象。你是否觉得你的手机非常“贴心”, 一旦你想要什么信息,它总是能自主地给你推荐。例如,当你想买一件外套时,你会发现你的购物软件总是频繁地给你推送外套的链接;当你想看某个电影时,也会频繁刷到相关宣发,这一切看似极大的便利了你的生活,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图片

本来可以有多种选择的你,在大数据不断的推送之下,选择变得单一, 并且频繁上演“杀熟”事件,即购买同一件物品,不同的账号下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价格。当你看电影之前刷到的都是正向评价,但是一旦你观看之后,发现原来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声音。


02






大数据为我们

建造了一座看似富丽堂皇的城堡,

我们乐于享受在其中得到的便利,

并且难以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因为这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图片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新下载一个软件时,注册登录后,经常会出现一个类别推荐,要我们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从这一步开始,我们就在打造这所“信息茧房”了。


因为“茧房”的存在,我们很难汲取到“茧房”之外的信息,接收到的都是同质化的内容和观点。逐渐地,我们开始陷入偏见的漩涡,遇到不同的声音,首先就是反驳,而不是去思考。慢慢地,圈层更加分明,对立也快速加剧。

图片

我们是井底那只蛙,想通过互联网这个井口去看世界,却没想到,井口只是一张打印的景色照片。我们看到是一张图片,不是整个世界;我们听到的是一个观点,不是整个事实。


03






立足当下,

我们如何去打破这“信息茧房”?

图片


主动

在碎片化时代,“短而快”的内容会让人容易失去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所以我们不要一味地去接受这些加工之后的观点,要扩大信息源,主动去汲取,而不是被动去接受。


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遇事不要盲信盲从,多看、多问、多思考,事实是否真的如大众所说。


阅读

书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多阅读,有助于我们去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打开眼界,但不是只阅读一类书,无论是小说、文学、历史还是科普,我们都可以多去尝试。


最后送上三本好书,希望大家打破“信息茧房”,解放被困住的思维,不被信息所裹挟,能够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世界,了解真相。


阅读推荐

阅读推荐

阅读推荐


后真相时代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谓“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从投票选举到众筹诈骗,再到病毒营销,无论是在政治、传媒,还是商业领域,后真相的案例俯拾即是。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在本书中,为世界顶尖企业提供商业咨询的说故事大师赫克托·麦克唐纳用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的。他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误导者的惯用伎俩,同时告诉我们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竞争性真相来证明观点、凝聚人心。作为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消费者,上当受骗有时在所难免。唯有洞悉真相的运作模式,我们才能更有智慧地处理信息,甚至通过改善真相的讲述方式达成目标。



思考+:6种力量成就更好的自己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天,有无数人在说“我想想”,却依然陷入简单重复中,庸庸碌碌;或者迷失在海量信息中,难辨真伪;或者成为所谓“权威”观点的收集者,盲目追随;又或者困于陈旧的经验、知识和专业,故步自封……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和快速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无数研究表明,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考,改变思考方式才能改变命运。高质量思考成为决定成败、区分卓越和平庸的重要因素。本书作者黎雅基于自己38年的深度思考与实践,借助69个表格、47个案例,全景式演绎活得幸福、干得有效的高手思维方式,拆解认知力、规划力、情绪力、敏捷力、决策力和行动力6种力量。阅读本书,拥有思考之力,挖掘思维深度,拓展思维广度,打开新的视角和格局,变得更加智慧;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少走弯路,成就更好的自己!



洞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是一本通过进化心理学理论来印证佛学观点,进而帮助人们发现更真实的自我、收获人生大智慧的哲学类书籍。本书是美国进化心理学家、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的罗伯特·赖特多年研究与实践所成,书中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通过进化心理学的知识求证佛陀当初说的关于人类的5大认知真相:(1)我们的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基因的设定就是不满足(苦);(2)快乐和烦恼都是“感觉”(非我);(3)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无我);(4)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空);(5)我们能够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冥想)。并教会我们通过正念自控训练冲破大脑错觉,实现与各种感觉的剥离,从而摆脱烦恼与痛苦,变得更智慧,更幸福。


【END】


来源:岐山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