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清廉建设】中国古代廉洁小故事(五)

2025-04-26 08:34:32 494

廉政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而清正廉洁,则是百姓对为官者的最大期盼。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廉政故事,在华夏文化中已成经典。   




图片

据《宋史》记载,因政绩卓著,包拯升任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知州。端州以产砚石闻名,按照朝廷规定,每年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砚台作为贡品。以前的端州地方官往往以此为由大肆搜刮,让工匠生产数十倍于贡品数量的砚台,以方便馈赠朝中权贵,民间百姓不堪重负。包拯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进行整治,命令工匠只按照进贡数量来制作砚台。在任满离开时,包拯也没有带走一块砚台。

在我国古代,端砚是四大名砚之一,漆黑发亮,温润如玉,磨墨毫无声响,早在唐代中期之后即负盛名,北宋年间,端砚被列为皇家贡品,更是身价倍增。一些地方官也借督办贡品之名搜刮百姓,以此结交权贵。包拯不仅坚决斩断了这道“利益链条”,而且以身作则,保持清廉为公的本色,在任满离开时“不持一砚归”。

包拯后来身居高位,声名显赫,在几十载的仕宦生涯中,始终恪守清廉为本,对贪污贿赂绝不容忍,树立了廉洁从政的千古典范。他曾立家训,以诫后辈:“我的后代子孙出去做官,如果有犯贪污罪的,不许回到家中,死后也不能葬进家族墓地。如不遵从,就不是我的子孙!”他的清廉美名世代传颂,后世许多小说、戏曲皆以他为原型题材,“包青天”之名深入人心,也逐渐演化成为千古清官的代表。

图片

华阴市图书馆

主要面向读者提供互动类功能:图书查询、借阅信息查询、书刊续借、预约委托查询、图书推荐、证件挂失、投票统计;提醒类信息主动推送功能:借书还书成功通知、图书到期提醒通知、预约图书到馆通知超期催还通知;信息发布功能:通知、讲座等发放及查询

公众号


来源:华阴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