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简介

      布堆画是中国西部陕北延川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地域性的传统民间艺术。

      他们所创作的布堆画作品大都以传统文化、民间传说为题材,常见的有麒麟送子、门神、照雀老汉、龙王爷、灶君等等;而以郭如林、刘洁琼、高丽萍等为代表的中青年作者大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展示他们对生活的强烈感受,作品寓意深刻,充满了生命的张力。我相信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步伐的迈进,延川布堆画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仍会在不断探索中发展下去,同时也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中外朋友喜欢、关注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 

      以冯山云郭如林为代表的延川布堆画创作群,多年来,深入农村,对布堆画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挖掘、整理,使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向前大大迈出了一步。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民间布堆画艺术家。如以高凤莲、刘红兰、王芝兰为代表的老一代作者,其中高凤莲又是全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家,他们所创作的布堆画作品大多数以传统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常见的有《门神》、《照雀老汉》、《龙王爷》、《灶君》等等,而以郭如林、刘洁琼、高丽萍、袁随花、刘小娟等为代表的中青年作者大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展示他们对生活的强烈感受,作品寓意深刻,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延川布堆画作品多次在北京、西安、合肥、上海等地展出后,特别是1995年中国美术馆向全国推出延川布堆画后,引起了国内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给予了高度评价,成为国内和世界各地专家和美术馆收藏的珍品。《黄河》、《烈日》、《辉煌的岁月》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和联合国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等有关单位、美术界人士和国际友人收藏。布堆画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已成为陕北高原上一支艳丽的奇葩。 

      布堆画与棉布相伴而生,是中国原始劳动形态——男耕女织的产物,其雏型源于陕北农村婆姨日常中的针线活。陕北黄土高原山高沟深,自然条件艰苦,整日劳作在外的汉子们的衣服磨损较快;顽皮的孩子爬坡上树,常常是补了这儿又是那儿。所以,心灵手巧的婆姨们在补钉处层层堆摞、厚厚缝衲,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规则的图案,既美化生活,又耐磨耐穿。另外,婆姨们在缝制新衣的时候有意在衣服上缝缀一些动物、花草图案,以此传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来源:延川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