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铁)陶是含有丰富的铁质的陶土在摄氏1000度以上高温下烧制而成的一类陶器的总称,其质地坚硬,色泽赭红,韵致别具,格调高雅,具有黑陶和硬陶的特点,紫阳当地人称乌陶,乌(铁)陶盆即称乌盆。考古发掘证实,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在紫阳境内的马家营、白马石等地烧制乌(铁)陶,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制作工艺技术,学者认为,当时的制作工艺水平是“独一无二”的,处当时各地的“最高水平”(引自《安康文化概览》谈俊琪、张会鉴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7000多年来,紫阳县乌(铁)陶生产一直延续,其制作工艺技术一直传承。多个乌(铁)陶产品在省、市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受到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
紫阳乌(铁)陶传统制作全手工操作,工艺技术精细,主要环节包括:取土、炼泥、 制坯、 入窑烧制、出窑拣选,此制作工艺技术自产生以来,虽经历无数次自然灾害和社会变迁,但一直传承延播,得到完整和连贯的继承。
紫阳乌(铁)陶制作传统工艺技术具有多重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有广阔的历史文化发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