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简介
子午道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汉、唐两个朝代,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 子午道也称子午古栈道。栈道其实是古代山区人民开凿道路的一种方法,显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那么何谓栈道呢?三国时诸葛亮在给其兄诸葛瑾的一封书信中说:“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汉书》中颜师古有一个注解,《资治通鉴》也引用到了这个注解,即:“栈即阁也,今谓之阁道,架木为之栈。”《汉南续修府志》说得更详细:“大石塞途者,烧以薪,浇以醋,碎以巨锤。峭壁无可施力者凿孔横巨木,覆以板,钳以钉。涧深不能逾越者,以架长檩覆巨板。羊肠一线,而壁立千仞,虞驿递者逸而躓也,缭石槛木栏作拦马墙,此栈道之由名也。”用现在的话,简单地说,就是在崇山峻岭中,险绝的峭岩陡壁上,用烧石淬醋的办法开凿道路,无法开凿的地方,凿孔架木而建成的一种道路。《战国策·秦策》中就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之说,可见战国时就修建有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