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简介

【1】《七夕的夜晚》郑红.mp3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七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寄托着人们对于圆满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让我们一起珍惜相遇相守的幸福生活,

感受并分享传统文化之美!

 

 【1】

朗诵:郑红,蒲城县朗诵协会会长,陕西朗诵者之家会员,渭南朗协会员。

户外爬山、骑行的资深驴友,喜欢唱歌,热爱朗诵,酷爱石头。

为人热情阳光,豁达开朗,旷达不羁,风趣幽默。

传承蒲城文化、讲好蒲城故事。


 

《七夕的夜晚》

作者:江风秦雨

 

月儿挂天边

玉树婆娑

枫叶与清风共舞

天上鹊桥见

人间今宵圆

这个美丽的夜晚

宇宙间循环一件事

天地间回响一首曲

为心中有爱的人

献上美好祝愿

 

云朵更浪漫

神话的长度

无法阻隔相思的祈愿

发黄的书卷不会抹去亘古的诺言

一条银河挡不住情缘

鹊桥架起

不再有天堑

一年一次的相会

爱弥漫天地间

红尘苦短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漫长的相思

只等星辰满天的七夕团圆

在悲与喜的故事里

反复吟哦了千年

这也是上苍

对矢志不渝爱情的考验

七夕的夜晚

星河涛静

天地安然

不去惊扰牛郎织女的会面

静静聆听他们

彼此倾诉的深深思念

遥望星河岸边

只见牛郎辛勤耕耘的田园

相思豆的藤蔓

正在和织女手中的丝线相连

一汪相思的泪水

在秋日的银河里翻卷

卿卿我我

缠缠绵绵

 

七夕的夜晚

遥望银河两岸

总让人思绪遥远

心中有爱的人儿

不要思虑太多

大胆地去表白吧

在这个七夕

在这个浪漫的夜晚

人生最苦是相思

美在七夕的夜晚

人生最苦是相思

美在七夕的夜晚

叹红尘情醉

星月下爱意绵绵……


【2】

朗诵: 刘晓云,陕西省蒲城县朗诵协会会员

喜欢朗诵、舞蹈、旅游、性格开朗活泼、豁达、愿我们一起徜徉在诵读的快乐中。

传承蒲城文化、讲好蒲城故事。

 


《那个年轻的夜晚》

  作者:碑林路人

亲爱的,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年轻的夜晚 

是否记得我们羞涩的笑容和浅浅的心动 

我记得那一刻柔软的时光 

我们一起在月光下散步 

凉爽的风从身边吹过 

还有燕子的呢喃 

像你我轻声的耳语 

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 

年轻的像初春的花蕾 

我们渴望在寂静的夜里拥抱 

却又像两颗遥远的星辰彼此不敢靠近 

我记得你明亮的眼睛 

像落在我的身边的星星 

我不敢与你对视 

我怕星光会突然消失 

我怕抓不住你转身的影子 

你说,你没有见过爱情的样子 

我也说不出爱情应该是怎样的 

就在遇见你的那一天所有的甜蜜,蜂拥而至 

快乐的我,就沉醉在那个快乐的夜里 

我曾在你的眼里看见过年轻的爱情 

它有着透明的颜色和浓郁的幸福 

还有和栀子花一般洁净的痛楚 

那是我的爱情 

像清晨的第一滴露珠 

而你正是含苞欲放的花朵 

我在那个年轻的夜里 

悄悄地爬上你青春的额头 

我记得那个年轻的夜晚 

记得那属于我的年轻的爱情 

那是我最初的幸福 

它悄无声息地蛰伏在我的心底 

它在我的生命里 

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


【3】

朗诵:韦红艳, 蒲城县财政局干部,蒲城县朗诵协会会员 个人爱好:阅读、朗诵。

个性特点:认真、谦虚、果断、正直。

传承蒲城文化、讲好蒲城故事。

 


《鹊桥仙·纤云弄巧》

    作者:(北宋) 秦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4】

朗诵:李红玉  陕西省蒲城县朗诵协会会员,热爱生活,热爱朗诵,

在语言和朗诵艺术中寻找快乐。用声音传递真、善、美!

传承蒲城文化、讲好蒲城故事。


 《说不尽,听不够的梁祝》

作者:沁馨品茗

至今记得最初听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那种“如听天籁”的感觉,几十年来,它柔美缠绵的旋律,恢弘震撼的交响乐一直伴随着我,成为人生的伴侣和精神生活的必需品,是我心中不朽的经典和心灵珍藏。烦躁的时候,困倦的时候,寂寞的时候,有《梁祝》相伴,会感到安宁,恬静,心也被慢慢的融化着。但是想要写关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感受,又觉底气不足。因为《梁祝》就像一座山,屹立着 它的完美和充实、深邃和博大,是语言难以尽述的

《梁祝》的感人,在于它故事的缠绵悱恻,结局的撼人心弦,也在于它蕴含的浪漫情结和忠贞理想,那一对用血泪和生命化成的悲情蝴蝶,在民间故事,戏曲舞台和影视作品中,在中国人的心灵家园里飞舞了千年。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更是将戏曲的叙事结构、民乐的技法和西方协奏曲的曲式相结合,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作为献礼”新中国建立十周年纪念”的作品。自1959年5月27日首演以来,不仅受到国人的喜爱,也让世界各国人民深为叹服。

迄今为止,

这首流传最广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已先后五次荣获金唱片奖和白金唱片奖。

今年,正值《梁祝》诞生一甲子,积蓄已久的关于《梁祝》的种种感触。和思绪,也象打开了闸门一样地涌流出来。

有这样一句话:

“凡是语言止步的地方,音乐就开始了”。

的确,音乐以它独特的世界性语言,架起了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很多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的人,在听到《梁祝》的那一刻,便被唯美动人的旋律所征服,从此成为《梁祝》的热爱者,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这就是《梁祝》故事和《梁祝》音乐独特的感染力。

它非同一般的社会意义亦在于此。

关于《梁祝》有过无数动人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1960年,《梁祝》诞生不久,就被中国指挥家曹鹏带到苏联演出,轰动了莫斯科。

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达北京的第二天,美国波士顿一家电台就向美国听众播送和介绍了这部表达“蝴蝶爱情”的中国乐曲,让地球另一端的人对”铁幕”后的中国有了文化,爱情和人情味的最初认识。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第二天,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在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著名的碗形露天剧场举办了《为中国喝彩》的音乐焰火庆祝晚会。当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拉出《梁祝》的第一个音符时,全场沸腾起来,中国人首次指挥着好莱坞交响乐团,讲述了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在西方,《梁祝》的名字被翻译成《蝴蝶》、《蝴蝶的爱情》、 《蝴蝶情侣》、《蝴蝶梦》等等,爱情主题是永恒的,音乐中的蝴蝶已成为一种诗意的象征,象征着爱情与自由,象征着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追求。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有音乐的地方,更有《梁祝》。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像乐曲里那对翩翩飞舞的蝴蝶,

从中国飞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充当文明使者。在全球各地感动着无数的听众,那娓娓讲述的爱情故事,

声声拉出的相思情怀。是一曲说不尽、听不够的永恒旋律!

让人着迷、引人遐想……

愿回响六十载的《梁祝》,蝶舞翩飞。弦韵依旧!

 

【5】

朗诵:徐红娟,陕西省蒲城县朗诵协会会员,朗诵爱好者。

传承蒲城文化、讲好蒲城故事。

 

 《我愿意是急流》


       作者: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

是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 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袤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来源:蒲城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