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水畔,烟火中,旬阳故事悄然生长。
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有泥土的芬芳、生活的回响;这里未必有惊世巨著,却饱含真挚的情感与独特的乡土印记。
旬阳市文化馆推出“秦巴艺苑”栏目,为您打开一扇窗,聆听来自旬阳文艺创作者笔尖的心跳。我们聚焦——那些扎根于田间地头、街巷市井、寻常人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小品等,通过他们的作品,走进旬阳的风物人情,抵达作家内心的故乡。
今天我们推出旬阳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马志高的诗歌作品。
蜀河/我的乡关
马志高
你满怀了对故土的眷恋和深情
你的深情一望无际而孜孜不倦
这方土地孕育了我们千年眷属
这方土地养育了我们千年至亲
我的故乡
永远的至尊
永远的至贵
永远的至爱
1
雨啊你不能这样无休止地泼洒
如果你想用雨水洗去人间肮脏
那么我所居住的蜀河是干净的
蜀河汇入汉江汉江也是清澈的
2
季节雨 倾泻不止
人间的丑恶人间的龌龊
怎么可能在一时间被涤尽
可是积水成涝而浊浪涛涛
奔腾的蜀河汹涌的汉江
它们漫进了我们的古镇
从鳖盖子从码头老鸦嘴
从南城门上城门北城门
一尺尺将老石墙老砖墙
漫淹 浸泡
它们来的时候是醉了酒
清醒了的时候悄然而退
它们也知道惭愧
管不住那透亮的液体
年复一年
老胳膊老腿的古镇啊
在风中飘摇在雨里流泪
3
远古 蜀河
或者就是一片古木参天
或者就是一片汪洋之地
也许曾经就是汪洋之河
鱼鳖闹江林兽奔窜之地
还有我们的先民裸身于野
四千年前 大禹一锤一凿
从而有洞穴见证大禹之息歇地
见证大禹“疏顺导滞”自高向低
壅塞的荒水 顺流而入汉江而入湖泊
而后融通四海
洪荒之地 从此人烟四起 遍地稻穗
夏朝商朝东西二周朝 荒野有居
秦帝一统 蜀河列郡 汉帝置县
中华一统 蜀河再列县府
故居蜀河 贯穿历史优雅而今
4
江水,从遥远之中漫淹而来
古镇浸泡,历史也在浸润中
我们总在历史之中露天见日
我们的乡亲啊太执拗而坚强
5
诸神安坐庙堂里与会馆里
它们根本听不见浪涛相击
看不见水漫菜市水袭民居
威严的面孔永远朝着一方
森严的大殿枉存一股正气
那棵老椿树悬空而生
守望汉水经年
观涛声来望涛声去
老根扎进了汉江深潭
深潭里的水差点迈进了庙
弘治十一年 一九八三年
6
蜀河
乡音集散地
黄州人聚首黄州馆
他们谈赤壁谈曹操
谈苏东坡的千古人物
翻滚的江水里风流已去
陕西人义敬三义庙
他们敬那个买草鞋的
蜀河山上遍生龙须草
足够了刘皇叔士兵受用不尽
兵走蜀河用清水解饥渴
跟着他的那个红脸小贩关羽
过五关斩六将蔑视富贵美色
万敌丛中驰骋呼杀血染战袍
还有那个杀猪屠夫张飞
一声怒喝 长板桥魂魄俱散
依秦岭之南
依三千里汉江之浇灌
成就了一代帝王三分天下
回族人情结清真寺
他们讳莫真主的真颜
他们只说头上三尺有神明
善待活着的人敬重亡去的人
他们遵守清规鄙视肮脏
武汉人共聚武昌馆
他们谈武汉起义
谈黎宏昌被临床相扶
做了民国临时大总统
船艄公虔诚杨泗庙
他们叩求风调雨顺
少些洪涛多些缓流
以求四季有平安
江西人齐聚万寿宫
共商经营策略大计
蜀河人共祭火神庙
拜龙王拜神狮拜山神
祈祷有神保佑一方无灾难
一条河流被融合
那些穿上穿下的巷道
那些青石长条的台阶
走着往来的北去的行者
印记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书写着“汉江小都会”
也有书声朗朗
城南书院的旧时光
被今天的小学 初中 高中
演绎完美
7
河水之洲 皆有缘由
蜀王凌剑向天啸
一世豪情青冢地
淯溪从此称蜀河
多少英雄不冠名
8
古老的土地上埋着秦砖汉瓦
埋着老树青霜
你走在老巷后街上
脚尖轻微些
那些坐在木椅上的老人
他们已经忘却了一世的艰辛与苦难
他们正在享受今世的安逸和温暖
有一位老妇人
慈眉善目宛若菩萨
她对着往来黄州馆的客人
总是一副热心肠
她在静颜盈盈中无疾而终
她的碑文这样写着:
杨柳青,逝年九十九岁
也为英年早逝者再致默哀
抗匪英雄安连长
一九四八年
阻止刘焕章匪队血洗蜀河
十一个人打尽十一把枪子弹
父老乡亲安然撤离了
十一个人壮烈牺牲了
大半个世纪 英雄
仍然刻在我们的骨头上
9
我们世代居住的乡亲
身体茁壮意志强悍
或抢险救灾或波涛救人
一身凛然正气一片侠骨热肠
10
古镇复制了过去崭新了今天
故土难离
我们的灵魂
刻在青石上
刻在黑瓦老砖上
血液已与这片土地交融贯通
你满怀了对故土的眷恋和深情
你的深情一望无际而孜孜不倦
这方土地孕育了我们千年眷属
这方土地养育了我们千年至亲
我们的故乡
永远的至尊
永远的至贵
永远的至爱
——故乡蜀河
2017年12月3日于故乡蜀河
我从古镇绕西而行
马志高
穿过零碎的村庄/去一片土地上/寻找/一滴血染红的种籽/芍药/花香穿过肺腔/金银花般的清凉/一群鸟儿飞翔在林子里/呢喃着/碎言着/耳鬓厮磨着/有一棵树它独立成林/供鸟们栖息
——题记
1
古镇上住着我的故乡
我的脚步从出生便被故乡悉听
故乡从不愿意我的远行
他们喜欢我的率真
昨晚的急雨 润泽了干渴干燥的陕南大地
润泽了土地上的树木和庄稼 润湿了尘土飞扬的乡镇路
但是还不能将我一夏的燥热安抚
黏稠的血在身体里迟滞缓动
常让我眩晕
我没有向我年迈的母亲告别
我不想母亲的牵挂伴我远行
别下生病的妻子
心揣祈祷
带着伤痛的右脚
折枝做杖
有一席清波或者浊浪 他在江湖
有一丝清凉或者炎热 他在远方
2
一条河流从西岔而出
一条河流从竹筒而来
汇涌到此 形成合汇
于是此处 叫了双河
水到渠成 便有了新桥
并无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
下午的阳光隐去
桥头下有浣衣的老妇
有几个不大的孩童戏水
几只老鸭
从他们身边踏水而去
有挑着竹篮的老农和农妇
他们在桥头 守着菜篮
望着早晨从地里摘的菜
望着窄窄的街道
街道里凋零的往来人
也不吆喝
3
八里路前 有巍峨的纪念碑
八十年前 一把红色的火花
在这群山里灿烂
有高尚的人倒在一堆乱石上
最后一滴血将一粒种子染红
高尚的人死了
他们的灵魂 在那座纪念碑里永恒
高尚的人 阵亡的身体肥沃了大地
高尚的人 精神长在 渗入了人心
对于高尚灵魂的叩拜 毋须香表纸烛
那会惊动他们的灵魂 使他们的灵魂蒙垢
我只用垂立的仪式 默哀
高尚的人对于人类所做的牺牲的敬拜
红军乡——在中国大地上响亮着
4
穿过穿趟平 溪水如柳
从西川到东川 都是山
一坑一洼 是山路的性格
传说中的掉驴匾已罕迹人至
而茅坪 已经被群楼占据
冒着青烟的水泥街道 人烟稀少
一辆三轮车 一头黄牛被绳索在车邦上 黄牛的眼睛睁得鼓园 黄牛的命运注定了悲惨
人有人的宿命 物有物的使命
目之所及 那些流浪的猫狗
它们的身后是一位流浪的老人
一副担子 盛装废品
一副面容 蓬头垢面
给他十元 只能拯救他的今天
我们都无法预测自己的明天
只有前行
才可以揭晓明天的答案
路过北羊山
北羊山 石头的景色
黑色的石头 在坡地上开着黑花
黑色的石头 像士兵列阵于山里
只是手中没有长矛大戈
犹如我们的农夫 没有了锄头和廉刀
5
北有北羊山 它在镇安
南有南羊山 它在旬阳
它们都是陕南山脉 有草吃的山脉
背依苍莽的大秦岭 有靠山的山脉
那么西口 那么岭沟
那绿茵茵的山啊
绿茵茵的树木
还有绿茵茵的花草和藤蔓
我一路行去
我一路吸吮这鲜美
犹如婴儿贪婪地吸吮他的母乳
从程家川到曹家川
从米粮川到张家川
川川花木相惜 川川粮草爱怜
以及二十三条岭和沟
山与云齐 树枝与云朵把欢言情
云与山会 云朵与山岭亲蜜相吻
这些云朵 从陕南的上空 从四川的上空
从安徽的上空 飘过来 飘过去
穿过零碎的村庄 去一片土地上
寻找一滴血染红的种籽 芍药
花香穿过肺腔 金银花般的清凉
一群鸟儿飞翔在林子里
呢喃着 碎言着 耳鬓厮磨着
有一棵树它独立成林 供鸟们栖息
多么喜欢一亩沃地一亩水园
多么喜欢一块茂林一块修竹
雨淋湿了我的骨头
马志高
那一晚
我蓄谋已久的阴谋
在黑夜里执行
虽然不符合我的性格
夜黑风高掩护我的身体移动
连绵的雨把夜打得稀里哗啦
消去了我的脚步无声
此时 我匍匐在夜的肌肤上
深进浅出
有泣涕声传进耳膜
继续聆听 似是古铮的乐音
旷远的幽情
雨仍不止
敲打在我的脊梁骨上
淋湿着我的骨头
浸泡着我的坚强
一棵大树也隐伏在夜里
挺立着 默望着黑暗
2017年10月20日于西安
在河边
马志高
在河边 鞋子被打湿
奔腾的思念
是两条鱼的影子
在河边 衣袂在风里
浣石在水里
一袭长裙 天边的白云
在河边 戏水的少年
回了家 手中捧着水
几条细细的鱼秧
他们说养活它
在河边 流沙纯亮
青春的影子在楼房上
倒映的河水里白了的胡须
2017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