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非遗保护意识,让非遗文化深入校园,6月13日上午,“传艺传心传薪火,见人见物见生活”灞桥区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灞桥区第十四幼儿园,开展非遗文化宣传展示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观看非遗宣传片、非遗传承人项目介绍、现场提问互动等形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灞桥非遗文化。
同时,为进一步促进“非遗+教育”保护传承模式长足发展,灞桥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授予灞桥区第十四幼儿园“西安市灞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称号并授牌,旨在通过共建非遗文化传承新平台,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力量。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共邀请了灞桥区优秀非遗项目狄寨徐文岳泥哨制作技艺、糖画制作技艺、盘纸、面塑、植物染、社火脸谱、手工刺绣7个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幼儿园进行宣传和展示,并让师生们现场体验,孩子们围在非遗传承人身边,目不转睛地观看,时不时发出惊叹声,在传承人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尝试盘纸、泥塑等传统技艺,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让孩子们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现场展示和体验,提高了广大师生对灞桥非遗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技艺保护传承的热情。未来,灞桥区将继续推动更多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