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传播中国文化!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助力意大利帕多瓦春节活动
   开放时间: 2025-01-27至2025-01-27
   活动地址:西安市群众艺术馆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10001.jpeg.jpeg

近日,由中意一丝文化交流协会联合帕多瓦市文化旅游局、帕多瓦省共同举办的第四届“Cina è vicina”2025春节系列活动在意大利帕多瓦盛大开启。此次活动中,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选送的民俗作品,为活动带来了浓郁的中国风情。

10001.jpeg.jpeg

10001.jpeg.jpeg

“欢欢喜喜过大年”西安户县农民画展在帕多瓦市府前购物街上的Galleria Samonà举行开幕式,农民画以质朴的笔触、鲜明的色彩,展现中国乡村生活与民俗风情,吸引众多当地民众驻足欣赏。同时,“瑞蛇拥福兔”艺术装置在帕多瓦市府院内亮相,独特设计传递中国传统生肖文化,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线。

10004.jpeg.jpeg

10016.jpeg.jpeg

西安户县农民画

户县农民画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陕西户县农民创作的绘画作品。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基础上衍变而来,以农民视角的绘画语言, 记录农村生产劳动、节庆和民风民俗。其画面简洁饱满,想象大胆丰富,风格浪漫稚拙。

10005.jpeg.jpeg

 张昭《家》

10006.jpeg.jpeg

王乃良《沸腾的黄土地》

1973年,“户县农民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在全国八大城市巡回展出。户县农民画还走出国门,在多个国家展览。1988年,户县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户县农民画题材广泛,如人物、动物、花鸟等,常采用白描形式,色彩以大红大紫为主,追求强烈直观效果。其表现手法写意,注重传趣、传情、传意。

西安剪纸

10013.jpg.jpg

西安剪纸——中国省级非遗项目西安剪纸历史悠久,工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当地人们称其为 “窗花”,最早的“天皮花”是有史以来最早的窗花形式,当时西安剪纸只是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装饰, 作为花鞋、荷包、枕头上刺绣用的 “花样”,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展为以纸质为主要材料的剪纸艺术,并巧妙利用纸质特点,将这一民间艺术运用得更加娴熟。

10013.jpg.jpg

10013.jpg.jpg

10013.jpg.jpg

西安剪纸具有古拙、粗犷的造型风格,同时又不失细腻与精巧。一方面, 它以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为特点,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

10008.jpeg.jpeg

陈新峰

“个人简介”

陈新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安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剪纸作品荣获陕西省文创产品创新奖,剪纸展演荣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中秋诗会节目。西安剪纸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剪纸作品以红色为主,图样以花草、瑞兽、吉祥字纹、吉祥图案为创作元素,剪纸作品淳朴、简练、明朗、独具一格。剪纸作品主要用于年俗、婚俗、祝寿、祭祀、赠送亲友及服饰绣花底样等。

10008.jpeg.jpeg

10008.jpeg.jpeg

10008.jpeg.jpeg

10008.jpeg.jpeg

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积极参与,让中国文化在意大利绽放光彩,不仅加深了中意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也为帕多瓦的蛇年新春增添了浓厚的中国色彩,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