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在古城西安悄然绽放,为这座历史名城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西安市雁塔区文化馆一楼展厅内,“千年雁塔,非遗新潮——雁塔非遗集市”盛大启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体验。
此次非遗集市是“与雁同行 乐享年味中国”暨“千年雁塔 非遗新潮——雁塔非遗购物月”主题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非遗集市的形式,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活动期间,有多项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通过现场项目讲解、精致手工艺品展示,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 1月8日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们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馥芳斋鼻烟制作工艺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鼻烟制品令人叹为观止;蛋雕技艺传承人的细腻刀工和生动作品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赞叹;指甲脸谱画技艺传承人则将传统脸谱与现代美甲艺术巧妙结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形式;而传统煮茶技艺的传承人,以他那充满情感与温度的娓娓道来,让参观者深深体会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底蕴。
雁塔彩塑传统制作技艺作品——《只此青山》:是根据伏羲女娲做的蛇年国潮文创。作品巧妙地运用了面塑的特性,选择了白色与浅绿的和谐搭配作为主色调,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作品的清新感,也增添了一份活泼与生机。
雁塔彩塑传统制作技艺作品——《将进酒》:作品以历史人物李白为创作主题,巧妙地运用了面塑的可塑性,使得整个雕塑在静态中蕴含着动态之美,仿佛李白的诗魂在这一刻穿越时空,与观者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传统拼布技艺——《有钱(钳)》:传统拼布技艺又称绗缝或百衲,是一种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古老的布艺制作。拼布老师利用布料的纹理和颜色,巧妙地制作出了一只憨态可掬的螃蟹形象。这件作品利用“钱”和“钳”的谐音,传达了招财进宝、财源滚滚的美好寓意。 传统拼布技艺——《小荷才露尖尖角》:作品不仅呈现了荷花初绽的娇嫩姿态,更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层次的叠加,展现了荷花的生命力和自然之美。粉色的花瓣柔软而富有质感,绿色的茎叶则显得生机勃勃,两者相互映衬,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生漆制作——《犀皮手串》: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精致的图案,展现了生漆工艺的精湛技艺。生漆制作传统工艺纹路有云纹、火纹和水纹,珠子上展现的是云纹,云纹以其流畅的线条和变幻莫测的形态,象征着天空中的祥云,寓意着吉祥、和谐与安宁。 生漆制作——《朱砂手串》:大漆和朱砂已结缘2000多年,然而,将朱砂与生漆结合,使其成为手串的粘合材料,是一项创新的工艺。这种新工艺的开发,不仅保留了朱砂的天然色泽和生漆的坚固特性,还赋予了手串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和艺术价值。 生漆制作——《石榴犀皮杯》:犀皮工艺是这件作品的另一大亮点。通过在漆器表面涂抹多层不同颜色的大漆,经过打磨和抛光,形成类似犀牛皮的纹理效果。这种工艺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使其具有更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陈一堂皮肤拔毒生肌膏制作技艺——《御金清肤膏》:陈一堂御金清肤膏是根据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一堂皮肤拔毒生机膏制作技艺制作而成的一款皮肤外用膏剂,成分以纯中草药为主,主要作用于常见的各种皮肤瘙痒,皮肤过敏等症状,帮助皮肤问题人群恢复皮肤健康。 陈一堂皮肤拔毒生肌膏制作技艺——《屏风净肤膏》:陈一堂屏风净肤膏是根据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一堂皮肤拔毒生机膏制作技艺制作而成的一款皮肤外用膏剂,甄选数十种地道草本,工序繁琐,用材考究,主打抑菌功效。
除了这些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活动期间还将不断解锁更多神秘面纱。雁塔区文化馆通过此次非遗集市活动,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直观了解和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平台,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艺、传承文化的舞台。
NEW YEAR
此次非遗集市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也激发了人们对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珍贵的非遗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 活动时间 1月7日-1月12日 活动地点 西安市雁塔区文化馆一楼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