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锅碗瓢盆的交响碰撞非遗传承的火花,当乡村美食的香气浸润文艺展演的芬芳——5月11日,蓝田县文化馆在“中国厨乡·舌尖蓝田”“勺勺客”村厨争霸赛复赛现场,通过精彩的文艺演出和非遗市集,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与味觉交融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蓝田县文化馆精心组织的文艺节目轮番登场,以多元艺术形式展现蓝田的人文底蕴。
蓝田县文化馆滋水舞蹈团《黄河源头》用刚柔并济的舞姿,将黄河的雄浑气魄与蓝田的山水灵韵交织,舞者裙摆翻涌如浪,仿佛让观众看见母亲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在蓝田大地滋养出丰饶的文明土壤。
《王维在蓝田》的诗意穿越:滋水学校的师生以情景朗诵与舞蹈相融合,再现唐代诗人王维隐居辋川的雅韵, 尽显蓝田“诗歌之乡”的独特气质。
秦腔表演艺术家王晓玲女士带来《三滴血》选段《兄弟窗前把书念》,高亢激昂的唱腔穿透荞麦岭的晴空。秦腔艺术在乡村舞台上唱响忠孝节义,让传统戏曲的魅力直抵人心。
蓝田青年歌手杨卫国带来原创歌曲《荞麦花》以清新质朴的旋律,唱出蓝田乡村的田园诗意。
李习老师与夕阳红舞蹈队的《青山绿水》,以翩跹舞步诠释生态蓝田的绿色发展理念,将活动推向高潮。
《蓝田传统手工编织》
《灞源酸浆豆干》
《杜记饸饹》
《蓝玉点心(水晶饼)》
《蓝田带把肘子》
《“半截沟”古法黄饸饹》
《蓝田核雕》
舞台之外,蓝田县文化馆精心策划的非遗市集成为另一大亮点,集结本土非遗传承人,搭建起传统技艺的展示平台,集中展示了《蓝玉点心(水晶饼)》《“半截沟”古法黄饸饹》《玉山古镇软面麻糖》《杜记饸饹》《灞源酸浆豆干》《蓝田神仙粉》《蓝田带把肘子》《苦荞面饸饹》《蓝田玉俏色手工玉雕》《蓝田传统手织布》《蓝田核雕》等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吸引众多群众驻足体验。非遗传承人通过动态展演、互动教学,生动展现了蓝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