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H5页面继续操作
荐读|蒋勋《孤独六讲》:孤独,一个人生始终无法规避的话题
   开放时间: 2024-08-27至2024-08-27
   活动地址: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水晶郦城西南门西北170米
   收费信息:免费
活动详情


图片


引言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说:


“认识到我们身处的困难就是世界的规则,那么我们也就不会再怨天尤人,而是享受这规则带来的一切。”


如何能认识到身处的困难境地就是世界的规则呢?


蒋勋告诉我们的答案便是——享受孤独。


这或许是我们今天试图重新唤起孤独、审视孤独、理解孤独的意义所在吧。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将孤独分为六种,也分别处于不同的层级。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


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


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


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


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


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孤独六讲》是蒋勋的“孤独三书”系列之一,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


而在书中,作者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如何让我们内心安定的力量,影响了一代人对孤独的思考和文化价值观。


微信图片_20241128145328.jpg.jpg



精彩选读




作者简介





蒋勋(1947年-),中国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祖籍福建福州长乐,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编辑推荐



这本书并没有真正的结尾,因为它像是一本作者写给自己的书信,却让读者常读常新。


这本书也有自己的结尾,那便是在它的开篇扉页上写着的一句话,“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和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黑塞曾说过,“对于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孤独是在找寻自我,也是在认识世界。


生命中的孤独才是主旋律,如何面对孤独把我们的生活分成了三六九等,带着孤独向上攀登的过程,难道不比喧嚣中迷失自我更有意义吗?


《卧虎藏龙》中有句台词:“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孤独就是你不再抓紧这个世界,而且学会打开双手,看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