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需要普,美需要育,把科普跟美育深度融合,是孩子们的未来,是乡村的未来,是城市的未来,更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5月28日下午,以“美,育未来”为主题的“名校+”成果展暨第十八届校园艺术节,在西安市新城区文化馆开幕。活动现场,西安市教育局、新城区人民政府、新城区幸福林带管委会、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新城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育联合体各校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300余人共同参加。
据了解,此次艺术展参展作品、藏品全部来自新知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学生和老师。作品种类包括书法、绘画、剪纸、手工、摄影、泥塑、民间美术、艺术收藏八个大类,千余件作品分为三个主题展区布置在新城区文化馆800余平米的展馆内。本次活动也属于新城区文化馆“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集中展示儿童视域下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八大类千余件作品
给予参观者美的艺术享受
从画笔中流淌出斑斓的色彩、从创作中展现出灵动的生命里、从画布上感受到时间凝固的痕迹……800余平方米的展馆内设置了传承之美、自然之美和创意之美3个展区,展出了书法、绘画、剪纸、手工、摄影、泥塑、民间美术、艺术收藏等八大类千余件作品。
在传承之美展区内,集中呈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地人文历史与艺术表现形式的融合,以《山海经》《百草图谱》《西安城墙的楼与台》《马勺脸谱》等专题作品,呈现出孩子们在丰富的课程资源与艺术教育熏陶下的成果。作品充满想象力,彰显了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在自然之美展区内,通过万物、四季的变化,自然生成与萌发的景象为素材,通过《种太阳》《春天的色彩》《万物复苏》等五个专题作品,呈现了孩子们在感受万物、感悟生机的过程中,通过构图、色彩、想象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在创意之美展区内,通过《全家福》《圆的世界》《校园印象》《奇思妙想》等六个专题作品,通过对静物、人物、动植物及生活中的物件,经过孩子们巧妙的艺术加工,呈现出别样的艺术样态。作品展示了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完全让艺术与生活深度融合。
除了展出单体作品外,展区还专设了师生合作的艺术展示。这些灵动的设计,通过高低错落的物品布局,不同材质造型的器具选择,以及物品色彩的过渡与明暗色调的处理,展现出老师和孩子们精巧的艺术构思,给予参观者美的艺术享受。
据介绍,本次“美,育未来”主题展览为期一个月时间,同时还有来自新知小学、太华路小学和西一路小学的20余位孩子在此举办个人画展。在新城区文化馆举办的展览不仅面向社会开放,还邀请了书画名人定期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指导。
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
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知识
活动现场,新城区文化馆还为孩子们请来了区域内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们进行现场展示和授课。在关中浮雕彩塑、西安剪纸、新城棉絮画等区域非遗展台前,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与非遗传承人们进行着互动体验,学习着非遗这门传统而现代的知识,一张张小脸上都是对知识的好奇和探索。
同时,来自新城区文联、赵乙睿珺书画工作室的书画老师们,还为孩子们带来了在卷轴上进行绘画、国画,以及书写书法等精彩的“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书画专场小课堂”,虽然窗外细雨纷飞,但活动现场孩子们情绪高涨。精彩丰富的科普教育活动,让现场的孩子们都目不暇接、热情不减。这场“书画专场小课堂”活动,也为新城区文化馆“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画上了圆满句号。
我馆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城区文化馆有力见证了我省、我市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典藏精品、展览展示、公共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守正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砥砺奋进的新城区文化馆,将始终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情,与文化工作者们携手,以精彩活动丰富文化宝藏,以精彩作品展示时代华章,以美为育讲好中国故事。